义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官,左六司义部属官,位郎中下。
官名。渤海国官,左六司义部属官,位郎中下。
宋科举之制,进士科与诸科应试者,殿试合格名列第四等者各赐本科出身;太学上舍生考试合格按一定等第亦赐上舍出身。明清时殿试录取之进士,名列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
官名。唐朝少府监铸钱监次官,置一至二员,以所在州府上佐判之。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流外八班中的六班,代旧奋武将军,普通六年 (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四班。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六班,代旧奋武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掌开荒种稻。《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
宋朝“纠察在京刑狱司”省称。
海军相当官。北洋政府设于各舰,由上尉充任,掌航海事务。
官名。清朝三等出使大臣之属官,正五品。佐出使大臣办理交涉事务。参见“参赞”。
即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文类科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诏举,杜昱等七人及第。
官名。见“牧厂统辖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