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临时执政

临时执政

北洋政府时期国家元首的名称之一。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段祺瑞由军阀“推戴”,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就任临时执政,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六条,组成了临时政府,临时执政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为行政首长,总揽军民政务,统率陆海空军,对外代表中华民国。下设军务、政务两院。政务院共设十三部和若干不管部总长,以各部总长为国务员,赞襄执政处政务。执政召集国务员开国务会议,议决重要国务。临时政府的命令和关于国务的文书,均由国务员副署。临时政府的国务员均由执政任命,无异雇员,副署制度徒具形式,不发生实际作用。“五卅”运动以来,全国反帝运动高涨,段祺瑞为了避免自身成为千夫所指,特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公布《修正临时政府制》,增设国务院,任命国务总理,恢复所谓责任内阁制,以此作为维持其统治的手段。国务总理与各部总长均为国务员,国务会议改由国务总理任主席,临时政府的命令和国务文书均由国务员全体或分别副署。但这仅是政府形式上的变化,实权仍操在执政手中。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月二十日临时执政段祺瑞被逐,临时政府结束。

猜你喜欢

  • 总领内外厩马

    官名。辽置,为总领内外厩马司的主官,见“总领内外厩马司”。

  • 匈奴中郎将

    见“使匈奴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官名,西汉置,掌出使匈奴。汉武帝与匈奴来往,常以中郎将为使臣为临时性的,后成为定制。东汉与南匈奴来往多,便正式置“使匈奴中郎将,但仍有匈奴中郎将”之称。《汉书·金

  • 侯门大夫

    侯的家臣之一。西汉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留)侯不疑……孝文五年(公元前175年),坐与门大夫杀故楚内史,赎为城旦。”门大夫之职可能相当于门亭长。东汉省。

  • 右员外常侍

    官名。北周置。正五命。参见“员外散骑常侍”。散官名。北周置, 见“左员外常侍”。

  • 容史

    官名,汉置,为郡国属吏,在礼乐祭祀时,掌礼制仪容。《汉书·儒林传》:“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而鲁徐生善为颂(容)。孝文时,徐生以颂(容)为礼官大夫。”注:“苏林曰:《汉旧仪》有二郎为此颂(容

  • 辟雍博士

    见“辟雍”。学官名。见“辟雍(2)”。

  • 翰林院孔目

    官名。见“孔目”。

  • 录府国事

    官名。十六国南凉置。时秃发鸟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置大都督府,以此职领大都督府、王国事务,主持政权日常事务,实际取权类似录尚书事。秃发傉檩曾以车骑大将军为之。

  • 主译者

    西夏译经者称号。直译为都译勾管作者。主持西夏译经,常以国师担任。景宗元昊时为白法信,惠宗秉常时为白智光。

  • 市亭

    治理市政的处所。《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注:“思次,若今市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