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丞直

猜你喜欢

  • 南京都元帅府

    参见“南京兵马都总管府”。

  • 南北互调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此制实行于明初,见“回避”。

  • 同判太史局事

    官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为太史局次官,造五官正以上艺业优秀资考较深者充任。

  • 前校

    官名,西汉置。汉景帝时将作大匠所属工徒(工程兵)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校,每校置令丞各一人,掌帅工徒修建宫室、宗庙、陵园等。成帝三年省去丞。东汉省去前后中三校,只留左右两校,六百石,各有丞一人。见《汉书·百

  • 坐曹

    汉朝官府分曹处理政事,因称官吏在官署治事为坐曹。

  • 典农司马

    官名。东汉末、三国魏置。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的属官。亦称农司马。典农中郎将及典农校尉所置为八品。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为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的属官,也称农司马,掌屯田事务。

  • 中尚监太监

    官名。元置,为中尚监的佐官,见“中尚监”。

  • 门下议史

    郡门下吏名。汉置于郡国,《隶释》六《北海相景君碑阴》有门下议史,似属议曹之类的散吏。参见“郡议曹掾、史”。

  • 赐爵

    国君或皇帝赐吏民爵位。战国时秦国制定二十等爵,以奖励军功、事功。秦及西汉沿之,依爵级赐与田宅,享受减刑、免役待遇,或有权役使无爵平民,及以爵位赎罪、赎免奴隶等。公大夫(七级)或公乘(八级)以上为高爵,

  • 出入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属太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