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镇
清置,属岐山县。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二十里。
在广东省揭东县西部。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龙珠,人口 2370。镇以驻地名。因附近山峦似卧龙,又处龙尾,故名。1957年属白塔乡,1958年属磐岭公社,1960年属白塔公社。1965年析置龙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丘陵。主产稻、甘薯。有淡水养鱼业。盛产蘑菇、菠萝、乌榄等。矿产有钨、稀土、白瓷土等。有毛织、腌制、酱油、模具等厂。揭陆公路经此。
清置,属岐山县。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二十里。
在广东省揭东县西部。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龙珠,人口 2370。镇以驻地名。因附近山峦似卧龙,又处龙尾,故名。1957年属白塔乡,1958年属磐岭公社,1960年属白塔公社。1965年析置龙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丘陵。主产稻、甘薯。有淡水养鱼业。盛产蘑菇、菠萝、乌榄等。矿产有钨、稀土、白瓷土等。有毛织、腌制、酱油、模具等厂。揭陆公路经此。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三花山“在县东北七里”。
亦名岜口隘。为明凭祥州三隘之一。在今广西凭祥市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11凭祥州“绢关”条引《图经》云:“又南有岌口隘。”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渚碧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沙比礁。1947年改名渚碧礁。
东汉建安十七年 (212) 孙权改秣陵县置,为丹阳郡治。治所在石头城 (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三国吴黄龙元年 (229) 自武昌 (今湖北鄂城) 迁都于此,形势胜于武昌。《三国志·吴书 ·陆凯传》:“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史记·高祖本纪》 引《括地志》:“县当恒都山,故曰当城。”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定安。先后属代郡、蔚州。西晋后废。
唐置,属庆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今甘肃庆阳县境)。后改名宜定州都督府。
即今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部叶尼塞河支流阿巴坎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唐努乌梁海部:定边左副将军辖乌梁海十佐领“在西北,跨阿勒坦河、阿穆哈河,亦与俄罗斯为界”。
明置,属宁夏前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南宋澄堡。
在今山东高唐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东昌府一》:龙井堂,“徐铉《稽神录》:唐僖昭时,魏州人罗宏信微时投寄高唐田氏,田氏抚爱如子,遂冒姓田。已令浚井,甫下,忽龙自井出,雷雨交作,众皆惊悸。宏信自井出,神
一名江孜。即今西藏江孜县。《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季阳则城 “在日喀则城东南一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