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前进乡。元、明、清设驿站于此。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紫金山西麓、玄武湖东南端岸边地。《资治通鉴》: 南齐永泰元年 (498),“右僕射沈文季为持节都督,屯湖头,备京口路”。胡注: “湖头,玄武湖头也。其地东接蒋山西岩下,西抵玄武湖堤,地
又名雩韶水。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丰城县“丰水”条下:云韶水“源出抚州横汊河,东北入县界,合于赣江”。
一名轑水。即今山西左权县南之清漳西源。《水经·清漳水注》:“轑水出轑阳县西北轑山,南流径轑阳县故城西南,东流至粟城,注于清漳也。”《寰宇记》卷44辽山县:“辽阳水从平城县西北八赋岭下出,名八赋水,东南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融江中。《明史·李锡传》: 万历元年 (1573),镇压怀远县瑶民起义,“锡自统水师,次罗江,独当其冲。时贼屯板江大洲,累石树栅,潜以舟来袭”。即此。
①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北。《清一统志·蒲州府》: 故市镇 “在虞乡县东十里”。②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固市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中北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故市,人
在今广东仁化县北。《清一统志· 韶州府》: 恩溪岭 “在仁化县北一百二十里,接湖南桂阳县界。前为莲花岭,其下为恩溪,其左又有罗带水环流,相连为马岭,亦名马系发岭”。
西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 分梁国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建元二年 (前 139) 改为济阴郡。甘露二年 (前52)
唐咸亨三年 (672) 开,在今河南安阳县境。《新唐书·地理志》 安阳县: “西二十里有高平渠。刺史李景引安阳水东流溉田,入广润陂。” 北宋至和中改名千金渠。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境。唐咸亨三年(672年)
亦作浈阳峡。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95英德府: 真阳峡 “在真阳东南百十五里。昔有樵者见飞仙于此。……元祐间,郡守廖君玉咏峡山。其警句云: ‘清水耳目中流水,壮客精神两岸山。’ 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