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南县

龙南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置,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虔南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复名龙南县,属赣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1310)复置, 属宁都州。明洪武初, 属赣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在江西省南部、桃江河畔,南邻广东省。属赣州市。面积 1641 平方千米。人口29.8万。辖9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南镇。唐属信丰县。五代吴武义中设龙南场,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置龙南县,治今址,属虔州。因在百丈龙滩之南得名;一说在龙头山之南而得名。《宋史·地理志》赣州龙南县:“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清同治《赣州府志》:“北有龙头山,县治在其南,故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称虔南县。南宋属赣州,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复名龙南县。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1310年)复置,隶宁都州。明、清隶赣州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赣南道。1927年属江西省。1949年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0年属赣州地区,1998年属赣州市。地处九连山北麓,桃江从西入境斜贯北部,纳太平江、渥江、濂江等河流入贡水。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大豆、花生、红薯、甘蔗、大蒜等。山地富森林,森林覆盖率达59%,设有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盛产香菇、木耳、油茶、板栗、茶叶、柑橘,所产杉木因质优被称为“龙木”。有钨、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煤等矿。工业有采矿、冶金、电力、水泥、机械、食品、缫丝、纺织、食品、竹木加工等。境内杨村镇的香菇市场为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之一。京九铁路经县境东北部,有105国道,龙小、大老、定汶等公路。名胜古迹有玉石岩、武当山。


猜你喜欢

  • 马勒亨古站

    明初改元末里合温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侧共青城附近梅勒奇屯。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马勒亨古站”。后废。

  • 静海镇

    ①五代时吴越改望海镇置,即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寻改置望海县。②五代南唐置,即今江苏南通市。周显德五年(958) 升为静海军。(1)古镇名。五代南唐置,治今江苏省南通市。周显德五年(958年)升为军。(

  • 云秋水

    即今湖南炎陵县西河漠水。《方舆纪要》卷80酃县:“云秋水在县西四十里,经县东,折而北流,经茶陵州界,合于洣水。”

  • 五谷关

    在今陕西镇安县西。《方舆纪要》卷54镇安县:五谷关“唐置关于此”。

  • 无盐县

    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十里无盐村。西汉为东平国治。西晋属东平国。南朝宋为东平郡治。北齐废。古县名。本战国齐邑,秦置县。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无盐村。属薛郡。北齐废。曾为两汉东平国和南朝宋及

  • 哥勿州都督府

    唐置,治所在哥勿城 (今吉林通化县境)。后废。唐羁縻都督府名。约置于总章元年(668年),治哥勿城(今吉林通化市三合堡)。属安东都护府。辖境相当今吉林省通化、白山等市。后废。

  • 中阳山

    即上界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许慎《说文解字》:“水, 出南阳舞阴中阳山。”

  • 汾旁

    即汾隰。在今山西襄汾、曲沃二县汾水流域。《史记·晋世家》:哀侯八年(前710),陉廷与曲沃武谋,九年,“伐晋于汾旁”。

  • 枞阳郡

    南朝梁置,属晋州。治所在枞阳县 (今安徽枞阳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枞阳县地。隋开皇初废。(枞zōng) 南朝梁天监中置,治枞阳县(今桐城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桐城市地。属晋州。隋开皇三年(583年

  • 交川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松州置,治所在嘉诚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及黑水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