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梅县

黄梅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蔡县置,属蕲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元和志》 卷27黄梅县: “因县北黄梅山为名。” 大业初属蕲春郡。唐属蕲州。元属蕲州路,徙治今黄梅县。明属蕲州。清属黄州府。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驰名中外的黄梅戏发源于此。


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邻安徽省。属黄冈市。面积1701平方千米。人口97.7万。辖1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黄梅镇。南朝齐置永兴县,治今县西北,属齐昌郡。隋开皇初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十八年(598年)又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因当地黄梅山多梅得名。《大明一统志》:黄州府黄梅山“在黄梅县西四十里。其山多梅,故名。隋以此山名县”。属蕲州。元初移治今址,属蕲州路。明仍属蕲州。清属黄州府。1914年属江汉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黄冈专区,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地处大别山低山丘陵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属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和棉花。富水产。紫云茶为地方名茶。矿产有铁、锰、磷、重晶、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石英等。工业有钢铁、机械、化肥、纺织、食品、建材等。京九、合九铁路在此相交。沪蓉高速公路与昌九高速公路在此相接,105国道经境。长江通航。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红十五军诞生地、五祖寺、四祖寺等。为黄梅戏剧种发源地。


猜你喜欢

  • 松门卫

    明洪武十九年 (1386) 置松门千户所,次年升为松门卫。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松门镇。清顺治十七年 (1660) 废,设守备驻守。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旧松门寨置,治今浙江省温岭市东松门。清顺治十二

  • 厄鲁特部

    又作额鲁特。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乾隆二十八年(1763),将原属喀尔喀的厄鲁特台吉达木拜所部移牧科布多,编为一旗,置总管,不设札萨克。地在科布多西,布彦图河、科布多河

  • 埭溪市

    即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棣溪镇。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设巡司于此。

  • 奎山

    在今山东日照市南。《方舆纪要》 卷35日照县 “丝山” 条: “又县东南二十里有孤奎山,亦曰圭山。” 奎山疑为 “圭山” 之讹。

  • 员渠城

    汉魏西域焉耆国都城。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魏书·西域传》:世祖诏万度归讨焉耆国, “击其边守左回、尉犁二城拔之,进军向员渠。……进屠其城”。即此。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汉、唐为焉

  • 羊肠河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之官渡河。《清一统志·郧阳府》:羊肠河“在竹山县西南,北流入堵水”。

  • 通谷水

    即灌水。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潼水。《水经·河水注》: 灌水 “出松果之山,北流径通谷,世亦谓之通谷水,东北注于河”。

  • 百色县

    1913年改百色府置,为广西田南道治。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1929年中国共产党在此领导百色起义。1983年改设百色市。(百bó) 旧县名。1913年改百色府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1983年撤销

  • 黑松岭

    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明一统志》 卷37洮州卫: “黑松岭在卫城东三十里,上多松树。”

  • 青唐城

    唐上元中,吐蕃陷鄯州鄯城县,号为青唐城。故址在今青海西宁市。公元11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吐蕃首领唃厮啰、董毡、阿里骨、瞎征等曾都于此。即今青海省西宁市。又作青塘城。唐鄯城县,唃厮啰称青唐城,入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