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鲁阳山

鲁阳山

在今河北东光县西南。唐李颀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 诗中 “举头遥望鲁阳山,木叶纷纷向人落”。即指此。《方舆纪要》 卷13东光县 “天胎山”条下载: “县西南境又有山曰鲁阳山,皆冈陇之属也。今亦湮废。”


猜你喜欢

  • 隆尧县

    1947年并隆平、尧山县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隆尧县。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749平方千米。人口48.1万。辖5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尧镇。1947年隆平、尧山县合并设隆尧县。1949年属

  • 大雷郡

    南朝陈置,属晋州。治所在新冶县(即今安徽望江县)。隋开皇初废。

  • 夏、西周方国。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北。《左传·襄公四年》:寒浞“处浇于过”。杜注:“东莱掖县北有过乡。”《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故过乡亭在莱州掖县西北二十里。”古国名。猗姓。寒浞封其子浇于此

  • 朐山县

    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朐县置,为朐山郡治。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元和志》 卷11朐山县: “取界内朐山为名。” 隋为海州治。大业初为东海郡治。唐初复为海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

  • 木塔里山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治所在今内蒙古科右前旗北公主陵附近。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北公主陵附近明代古城。属奴儿干都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向明朝请求袭职。

  • 天门寺

    在今安徽萧县东南四十里天门山口。元至元中建。明宣德年间(1426—1435)重修。原有殿宇在抗日战争时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二十余间。四周古木参天,苍翠葱郁。层峦起伏,怪石嶙峋,若虎若牛,若马

  • 水西山

    在今安徽泾县西。《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水西山“在泾县西五里,林壑深邃。唐宣宗诗云‘报道风光在水西’,谓此也”。在安徽省泾县城西。因在青弋江以西得名。海拔313米。有始建于南齐的宝胜寺(黄蘖寺);建

  • 廮遥县

    北魏永安二年 (529) 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隋开皇六年 (586) 改为廮陶县。古县名。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分廮陶县置,治今河北省宁晋县。为巨鹿郡治。隋开皇六年(586年)又改名廮

  • 万石洲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万石洲在“府(治今临江镇)南十里。赣江环其右,袁江经其左,四面滨水。夷旷肥饶,岁收常倍, 因名。《志》云, 洲接新淦县界,其南为南横河,亦曰上横河,

  • 张家港

    亦名漳葭港。在今安徽安庆市西。《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张家港“在府西北五里,其上流曰积石河”。《清一统志·安庆府一》:漳葭港“在府城西门外。土名老河。东西迤逦六十余丈,上通潜山、太湖、望江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