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要峡

高要峡

又名羚羊峡、高峡山。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水经· 泿水注》: “王氏 《交广春秋》曰: 步骘杀吴巨、区景,使严舟船合兵二万,下取南海,苍梧人衡毅、钱博,宿 (吴) 巨部任,兴军逆(步) 骘于苍梧高要峡口,两军相逢,于是遂交战。毅与众投水死者千有余人。” 又 《寰宇记》 卷159端州高要县: 高要峡,“ 《南越志》 云,郡东有零羊峡,一曰高要峡,山高百丈,江广一里,华翠之树,四时葱蒨”。


即“羚羊峡”。


猜你喜欢

  • 涂 (塗) 井镇

    北宋置,属临江县。产盐。在今四川忠县东北八十里涂井乡。《宋史·哲宗纪》: 元祐三年 (1088),“忠州言临江涂井镇雨黑黍”。即此。清设州判驻此。

  • 女思山

    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附近。《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武当县注引《荆州记》:“县有女思山。”《寰宇记》卷143武当县:女思山“汉武当长来郡,女嫁为河内张德子,妇随夫还至此山,南望其父,思慕而死,

  • 押懒路

    即耶懒路。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塔乌黑龙流域。《金史·地理志》 恤品路: “耶懒又书作押懒。”

  • 牛羊箐

    在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方舆纪要》卷115教化三部长官司:牛羊箐“在司南。有酋长守其地”。

  • 丁字湾市

    即今湖南望城县东十里湘江东岸丁字镇。清嘉庆《长沙县志》卷4:丁字湾“砠石崔嵬,横出岸外,水至此出入迂回,形如丁字,故名”。

  • 正太铁路

    原拟从今河北正定修至太原,后为避开滹沱河大桥工程,改以石家庄为起点。清光绪三十年(1904)动工修建,三十三年(1907)建成。全长243公里。今称石太线。石太铁路旧称。

  • 南平关

    ①明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南川市西南四十里南平镇。②即今云南禄丰县西南南平关。明洪武十六年(1383) 置土巡检司于此。

  • 湔溲口

    亦作湔江口。在今四川都江堰市旧城东门外。西汉蜀守文翁凿湔江水口,即今都江堰市东北蒲阳河,流灌彭县、新都等地田亩。亦称为湔江 (湔水),为内江三大干渠之一。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庐江文翁为蜀

  • 洱西驿

    明洪武中置,在今云南大理市南。天启间废。

  • 杭川

    即今福建光泽县北之西溪。《方舆纪要》 卷98光泽县: 杭川 “在县北。俗名大溪。源出县西七十里极高岭,东流合杉关、止马诸水,曰西溪。经雷公滩,以水石相激,滩声若雷也。又经县西八里之搪石滩,怪石攒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