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湖山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与安徽休宁接界。《清一统志·徽州府》: 高湖山 “在婺源县北一百里,界接休宁,与浙源山相连。前有湖宽六七亩,四时不涸。从山后上,即摩天岭。有水北入浙溪”。
在江西省婺源县东北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处。主峰海拔 1116.6 米。峰有一湖,四面壁立,广约3亩,终年积水,因名。主峰上有观日台,台下有一石狮,狮首有两个岩洞,似石狮双目,常年涌泉。山中有铁瓦禅寺遗址和听风石。宋代汪铭燕诗云:“晴峦界断半天秋,雾锁山腰白浪浮。无数小峰时出没,湖光万顷点轻鸥。”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与安徽休宁接界。《清一统志·徽州府》: 高湖山 “在婺源县北一百里,界接休宁,与浙源山相连。前有湖宽六七亩,四时不涸。从山后上,即摩天岭。有水北入浙溪”。
在江西省婺源县东北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处。主峰海拔 1116.6 米。峰有一湖,四面壁立,广约3亩,终年积水,因名。主峰上有观日台,台下有一石狮,狮首有两个岩洞,似石狮双目,常年涌泉。山中有铁瓦禅寺遗址和听风石。宋代汪铭燕诗云:“晴峦界断半天秋,雾锁山腰白浪浮。无数小峰时出没,湖光万顷点轻鸥。”
北宋置,属怀德军通峡砦。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黑城镇东北。后废。
即今湖南新化县北六十里油溪乡。清光绪《湖南通志》 卷1新化县图: 县北有油溪市。
①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北。《吴地记》:“流杯亭在女坟湖西百五十步,阖闾三月三日泛舟游之。”②在今湖南长沙市内。《清一统志 · 长沙府二》: 流杯亭 “马氏修禊之所。亭下有池。文天祥有诗”。
即潍水,亦即今山东境内潍河。在今潍坊、昌邑二市东。《汉书·地理志》 引 《禹贡》 作 “惟、甾其道”。“惟” 即潍水,“甾” 即淄水。
在今海南省万宁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5万州:岐峒“在州西北。岐人所居。岐人又在生黎之外,亦有生、熟二种,居五指山中,历代不宾。黎人惧之。《隋志》所谓㐌也。永乐三年,尝设土官统之,寻革
即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宜章县间。《太平御览》 卷49 引盛弘之 《荆州记》 曰: “黄箱山一名黄岑山,在 (郴县) 东南三十里。其山郴水所出,即是五岭之一,从东第二骑田岭是也。”
又称太白山。俗称卧牛山。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海拔92米。南面有洞,洞口右侧石壁有北齐时摩崖石刻,五十二字,字径20厘米。山上原有北齐文殊般若经碑,碑高2米,宽0.68米,厚0.14米。碑额左右分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云梦秦简《大事记》:秦昭王三十二年(前275),“攻启封”,即此。《史记·韩世家》 “启封”作“开封”,乃避汉景帝刘启讳追改。1974年辽宁新金县北元台镇发现一战国魏铜戈
北齐改江都郡置,属和州。治所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南朝陈改为临江郡。北齐改江都郡置,治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南朝陈改名临江郡。
西魏置,属巴州。治所在江阳县(今四川江津市东北五十里顺江镇)。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津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闵帝元年(557年,一作西魏)置,治江阳县(今重庆巴南区西南)。辖境约今巴南区和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