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 (臺) 千户所
明景泰七年 (1456) 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方舆纪要》 卷63高台所: “曰高台者,以其地稍高,控扼戎番之要冲也。”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为高台县。
明景泰七年 (1456) 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方舆纪要》 卷63高台所: “曰高台者,以其地稍高,控扼戎番之要冲也。”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为高台县。
亦作金泉县。西魏废帝二年 (553) 平蜀后于金渊戍置,为金渊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五十里同兴场。隋属蜀郡。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金水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四川省金堂县东南同兴场。为金渊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伦多布领地方扎武族”和“住牧扎尔通地方札武族”。
亦名赤亭道口。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镇附近。唐置赤亭守捉于此。唐岑参《火山云歌送别》诗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即此。又称赤亭道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七克腾附近,为博格多山
南宋景炎元年 (1276) 升福州置,治所在闽县、侯官县 (今福建福州市)。元至元十四年(1277) 复为福州。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置,治闽县(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尤溪口以东的
即今广东新会市西司前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一名十八里滩。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四十里淮河中。《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 十一月,周世宗自镇淮军济淮,“丁亥,至濠州城西。濠城东北十八里有滩,唐人栅于其上,环水自固,谓周兵必不能涉。戊
①在今广东潮州市西北韩江西。《舆地纪胜》 卷100潮州: 海阳山“在海阳县”。《清一统志·潮州府》 引 《广东通志》: 海阳山 “在县北一十里”。②古名阳海山、阳朔山。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灌阳、灵川、
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西南。《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五花城在“县东百里, 山海卫治西南。其城连环五座若五花然。相传唐太宗征辽时筑”。
馆驿名。辽置,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北。又称姚家寨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西北乃林沟。为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设之驿馆。
即今四川汉源县西北宜东乡。《清一统志·雅州府二》: 泥头驿 “在清溪县西北”。为入藏要道。清设泥头铺汛,有外委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