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堰
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北百里。《资治通鉴》:唐开元九年 (721),“先是,叛胡潜与党项通谋,攻银城、连谷,据其仓庾。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大破之。追至骆驼堰”。即此。
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唐开元九年(721年)张说追击胡人至此。
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北百里。《资治通鉴》:唐开元九年 (721),“先是,叛胡潜与党项通谋,攻银城、连谷,据其仓庾。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大破之。追至骆驼堰”。即此。
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唐开元九年(721年)张说追击胡人至此。
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四十五里王官峪。《旧唐书·司空图传》:“司空氏祯贻溪之休休亭,本名濯缨亭,为陕军所焚。天复癸亥岁,复葺于壤垣之中,乃更名曰休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
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唐努山。《元史·地理志》: “谦州亦以河为名,去大都九千里,在吉利吉思东南,谦河西南,唐麓岭之北。”古山名。即今蒙古国西北界唐努山。《元史·地理志》:“唐麓岭之北,……地沃衍,宜稼,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羊市、大关帝庙附近。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移并州治此。古镇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并州移治于此。
在今越南东南部藩朗南之嘎那角。一说指加里曼丹岛西岸之坤甸。《宋史·外国列传·注辇国》: “ (三佛齐国) 又行十八昼夜,度蛮山水口,历天竺山,至宾头狼山。”
简称土南后旗。俗称角昂札萨克旗。清雍正三年(1725)设,属土尔扈特部。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北清沟河源一带,后迁今青海海晏县西北、祁连县东南。
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白坌河。《清一统志·克什克腾》: 高凉河 “在旗 (旧驻地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瑞芝乡) 西南五十里。蒙古名拜查。源出拜查泊,东北流,入潢河 (西拉木伦河)”。
即今台湾澎湖岛马公市。明天启二年(1622)荷兰殖民者侵掠沿海,曾筑城于此。连横《台湾通史·独立纪》:“澎湖之妈宫、西屿,互相对峙,中隔海程二十里,最为扼要。”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5琼州府琼山县: “梁陈渡在府西南。元至顺元年,黎僚叛寇乾宁界,都镇抚谭汝楫,沿江自南建至番诞渡,置堠障守之。明年,‘贼’ 寇石山、新村、梁陈渡,汝楫战不胜。三
即金堂山。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三十里栖贤乡。《续高僧传·遗身篇·周益部沙门释僧崖传》:“姓牟氏,祖居涪陵。晋义熙九年,朱龄石伐蜀,涪陵儴三百家随军平讨,因止于广汉金渊山谷,崖即其后也。”
又名鸡丘。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南。《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同盟于鸡泽”。即此。在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年):六月,鲁襄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等“同盟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