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东汛
清置,属台拱厅。即今贵州台江县东北革东镇。旧有千总、外委驻守。
清置,属台拱厅。即今贵州台江县东北革东镇。旧有千总、外委驻守。
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开山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贺县图: 东北有豪界墟。
又作仁庆林。即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南仁青。藏语意为宝洲。清林㑺《西藏归程记》:“由墨竹工卡至仁进里,道路较长,几及百里。”1960年并入墨竹工卡县。
在北京故宫西侧,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太极殿、长春宫、咸福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清代曾予重修。明朝时为嫔妃居住之所,清朝后妃居此。永寿宫,明初称毓德宫,后改今名。储秀宫,明清两代为后
①在今河北柏乡县北十四里。东汉光武帝即位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行至鄗,“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又《续汉书·郡国志》:高邑县“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帝即位于此”。
即南溪。今安徽舒城、庐江二县境之杭埠河。《寰宇记》卷126舒城县:“龙舒水在县南三里,按《左传》杜预云:庐江西南有龙舒,即此水是也。源从三角山东北流。”
唐贞观元年 (627) 置,为全国十五道之一。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开元二十一年 (733) 变为政区,为十五道之一,治所在益州 (后升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大渡河流域和雅
①唐置,为羁縻思明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后废。②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嶂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东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 十一月,西魏于谨率军伐梁,“魏军至黄华,去江陵四十里”。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
在今山西洪洞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1赵城县: 罗云山 “在县西四十里。山高耸,尝有云气舒布于其上。一名七佛峡”。
元至正十六年(1356)六月朱元璋改广德路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安徽广德县)。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广德州。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改广德路置,治广德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名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