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龙河

青龙河

①在今河北东北部,为滦河支流。源出辽宁凌源市西南,西南流入河北宽城、青龙二满族自治县,经卢龙、迁安二县南入滦河。《明一统志》 卷5永平府: 青龙河 “在迁安县北七十里,其源自口外来,经桃林口入漆河”。南合滦河。《清一统志· 永平府一》: 青龙河 “此水源出桃林口北二百五十里,蒙古哈拉沁界,山曰成格勒岱,水曰顾沁,即青龙上流也。府境入滦之水,惟此颇大”。

②在今山西沁源县东。《方舆纪要》 卷43沁源县“沁河” 条下: “青龙河在县东二十五里,亦曰青龙沟,西南流入沁河。”

③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源于山西闻喜县唐王山西麓,西南流,至夏县禹王村附近称姚暹渠。《方舆纪要》 卷 41 夏县: “青龙河在县北三十里。《志》 云,以河流屈曲如盘龙而名,下流合于涑水。”

④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青龙河 “在今县东。亦曰青龙港。近县港口约十余处,贼舟皆可入。而青龙港直通县城,尤为切要”。


古称卢水、大沮水、漆河。因河水呈青色蜿蜒山间,故名。滦河支流。在河北省东北部。源出辽西丘陵,西南流经河北省宽城、青龙、迁安等县市,至卢龙县入滦河。长220千米,流域面积 6500 平方千米。因流经燕山东侧暴雨区,时有水患。建国后进行治理,建有东蒿村、大石岭等水电站。


猜你喜欢

  • 长乐郡

    ①北魏改长乐国置,属冀州。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枣强、新河、南宫、武邑等县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福州置,治所在闽县(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

  • 大隍水

    今广西桂平县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10浔州:大隍水“在桂平县。源出象州武仙县界”。《清一统志·浔州府》:大隍水“源出武宣县界,东流合浔江”。

  • 高峡山

    又名高要峡、羚羊峡。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舆地纪胜》 卷96肇庆府: 高要峡,“《南越志》 云: 郡东有零羊峡,一曰高峡山。华翠之树,四时葱蒨”。《明一统志》 卷81肇庆府: 高峡山 “在府城东

  • 綦江

    在今四川綦江县及江津市境。《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 綦江 “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亦曰东溪。……西北流入江津县,谓之僰溪”。上源为松坎河,源出贵州桐梓

  • 塔尔布古尔

    明代亦力把里属地。在今新疆轮台县。

  • 崞村堡

    即今河北宣化县南三十里崞村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宣化县图: 南有崞村。

  • 红石峡

    一名雄石峡。即今陕西榆林市北十里红山。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名将马占山题“还我河山”于此。又称雄石峡、雄山寺。在陕西省榆林市城北约3千米的红石崖上。东西对峙悬崖,中间水势湍急,撞声如雷,非常壮观。明成

  • 关陵

    三国蜀将关羽的陵墓。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六里。《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曹公(操)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孙)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

  • 西伊州

    唐贞观四年(630)置,治所在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六年(632)改为伊州。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辖境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六年改名伊州。

  • 虎市

    即虎头砂市。或作虎头沙隘。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清乾隆 《潮州府志》 卷14大埔: 虎头砂市“县北四十里。往上杭硿头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