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铜峡

青铜峡

即硖口山。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峡口山在“城 (宁夏镇) 西南一百四十里。两山相夹,黄河经其间,古名青铜峡,有古塔一百八。宋张舜民诗: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凭君莫向望乡台”。


又称青山峡。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境内。峡谷处牛头山境,两岸陡崖峭壁,峡长8千米,宽300米,落差5米。富水力资源。峡口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游的第一期重点大型工程之一。


猜你喜欢

  • 直隶

    明称京师所辖地区为直隶。永乐中建都顺天府 (今北京市) 后,称北京所辖地区为直隶或北直隶,简称北直。辖境相当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称南京所辖地区为南直隶,简称南直。辖境相

  • 隆澳镇

    又名长沙尾。即今广东南澳县治后宅镇。《清一统志·潮州府》 “南澳山” 条: “隆澳则番舶往来门户,中有辞郎洲,亦名侍郎洲。相近有宰猪澳。”清于此设汛。

  • 秦南郡

    南朝梁侨置,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清一统志·襄阳府》: 秦南废郡 “按其地当在黎丘城下,秦州之南,故名”。北周废。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北。属宛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城市汉水以南部分区域。北周废

  • ①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前520),“王师军于汜,于解,于任人”。杜注: “洛阳西南有大解、小解。” 《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县: “有大解城。”②战国魏地,在

  • 曲沃

    ①西周晋都。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晋成侯自鄂迁都于此,至穆侯又迁都于绛。《左传》:隐公五年(前718),“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②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陕县西南曲沃。《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十一年

  • 木邦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木邦府,后废。三十五年(1402)复置,永乐二年(1404)改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兴维。辖境约当今缅甸掸邦萨尔温江以西部分。明末废。明永乐二年(140

  • 广济陂

    在今四川绵阳市南。《新唐书·地理志》巴西:“南六里有广济陂,引渠溉田百余顷。垂拱四年,长史樊思孝、令夏侯奭因故渠开。”古水利工程名。在今四川省绵阳市南。唐垂拱四年(688年)因故渠开,溉田百余顷。后废

  • 元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江路置,永乐四年(1406)升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放自治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墨江二县及红河、绿春、江城等县的部分地区。清乾隆三十五年(17

  • 帮源洞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平洞。《宋史·方腊传》: 睦州青溪县有 “梓桐、帮源诸洞”。北宋宣和三年 (1121),方腊被捕于此。后改名威平洞。又名威平洞、清溪洞。在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坪。北宋宣和二年(11

  • 大石城

    在今新疆乌什县。唐为温肃州治。《新唐书·地理志》:“大石城一曰于祝,曰温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