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弋江镇

青弋江镇

即今安徽南陵县东青弋江西岸弋江镇。清光绪 《南陵小志》 卷1: 青弋江镇在 “县东三十里。东达郡治”。


猜你喜欢

  • 石经堂

    ①亦名雷音洞。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顶,就洞建堂。民国《房山县志》卷3:石经山“山上有石堂东向,方广五丈,曰石经堂,四壁皆嵌以石刻佛经,中四石柱皆刻佛像”。堂左右及堂下建有藏经洞九处。②北宋

  • 白泥州

    元至正末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白泥长官司。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又

  • 塔墩巴什

    一作塔克墩巴什。清光绪年间所置帕米尔八卡之一。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由和家克巴依卡向西南进山口一带为塔墩巴什、《洪图》 塔克墩巴什。布回二十五户游牧其间,沿河

  • 至喜亭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云:“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

  • 毛尔盖

    即今四川松潘县西毛尔盖乡(上八寨)。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此,中共中央在乡北索花寺(毛儿盖寺院)召开政治局会议,继续批判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抗日,史称“毛尔盖会议

  • 虹螺蚬镇

    清置,属锦西厅。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虹螺岘镇。

  • 勐 (猛) 腊

    即今云南勐腊县城。清雍正七年(1729) 置猛腊土千总,后改为土把总。

  • 堂溪

    即棠谿。春秋楚地。在今河南西平县西。《左传》: 定公五年 (前505), 吴王阖闾之弟夫㮣“奔楚,为堂溪氏”。战国属韩。以产剑戟而称著。《战国策·韩策一》: “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谿

  • 八柏桥镇

    即八百桥镇。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三十里八百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六合县: “八柏桥镇在城东北三十里。”

  • 陆靖墟

    即今广西北流市南六靖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县图:南有陆靖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