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雩都县

雩都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古田坪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四里)。三国吴置庐陵南部都尉治此。西晋太康三年 (282) 为南康郡治。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南康郡治赣县,以雩都为属县。南朝陈废。隋开皇中复置,属虔州。大业初属南康郡。大业中徙治今于都县。唐属虔州,武德初徙治今于都县东南梓山乡固院,贞观中复还治今于都县。南宋属赣州。元属赣州路。明属赣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7年改为于都县。


古旧县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治今江西省于都县东北东溪。属豫章郡。“因雩都水为名”(《元和郡县志》)。三国吴为庐陵郡南部都尉治。西晋为南康郡治。南朝陈永定初移治今于都县东南,隋大业中移治今于都县治。属南康郡。唐武德初又移治今县东南,贞观中复移治今县。属虔州。南宋属赣州。元属赣州路。明、清属赣州府。1957年改名于都县。


猜你喜欢

  • 跳石镇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69巫山县: 跳石镇 “在县西北。唐雷万春为县之跳石人。亦曰跳石乡”。道光 《夔州府志》 卷12: 跳石镇“在县东南十五里。亦曰跳石乡”。在重庆市巴南区南部。面积1

  • 黄墩堡

    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六十三里。《清一统志·安西州》: 黄墩堡 “城周二里有奇。本朝雍正五年筑。旧设守备,十年改设都司,乾隆二十七年,改设千总,四十二年,改设把总”。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在今甘肃省

  • 浯剌江

    亦作乌拉江。即今吉、黑两省境之松花江。《元朝秘史· 征伐金国》: 成吉思汗 “命合撒儿领右手军沿海自大宁经过女真,若便归附,即缘彼中边郡,经浯剌、纳语二江泝讨浯儿河回营”。

  • 沙锅屯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沙锅屯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锦县图:西北有沙锅屯。产煤。清末开采。

  • 神武郡

    北齐置,治所在神武县 (今山西神池县东北)。后改太平郡。东魏置,治神武县(今山西山阴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山阴县一带。北齐时改太平郡。

  • 桃源溪

    ①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8建宁县: “桃源溪在县西南二十里金铙山下,亦曰西源。众山环秀,溪潴其中,绕流三级,谓之陈家漈,亦曰三级漈。居民百余家,拟于桃源,导流北入于濉江。”②在今湖南炎

  • 静远堡

    明置,属沈阳中卫。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七十里静安堡。明 《辽东志》 卷3: 静远堡 “堡东地势平漫,临境陈宁堡可按伏”。在今辽宁省沈阳市西北。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土蛮引速把亥十余万骑往静远堡攻掠

  • 城子镇

    即今江西九江县西北城子镇。《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 城子镇 “在府西四十里大江北。有巡司,亦洪武初置”。清亦置巡司于此。(1)在江西省九江县西北角、长江南岸,南临赤湖。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1万

  • 邪阶水

    亦作斜阶水。即今广东始兴县南之墨江、清化水。《水经·溱水注》:东江“又西,邪阶水注之。水出县东南邪阶山。水有别源,曰巢头,重岭衿泷,湍奔相属,祖源双注,合为一川……又西北注于东江”。

  • 平舒城

    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北六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前211),“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即此。《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平舒城北。城侧枕渭滨,半破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