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雍泔水

雍泔水

即今四川丹棱、洪雅二县境之安溪河。《寰宇记》 卷74洪雅县有澭甘水。《方舆纪要》 卷71丹棱县: 雍泔水 “在县南二十里。下流合青衣水。《州志》: 蛮语药曰雍,浆曰泔。是水可以愈疾,而甘美如浆也”。


猜你喜欢

  • 什帖镇

    清置,属榆次县。即今山西榆次市东北三十五里什帖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乌头山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乌头山“在均州东三十里”。

  • 古楼子

    即今辽宁宽甸满族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古楼子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宽甸县图:西南有鼓楼。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宽甸县古楼子产金。

  • 阳亭县

    北魏太和五年(481)置,为魏兴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山阳县西北。后改名南阳县。古县名。北魏太和五年(481年)置,治今陕西省山阳县北。为魏兴郡治。隋初废。

  • 勐 (猛) 罕

    又称橄榄坝。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南勐罕镇。傣语 “勐” 为坝子,“罕”即 “费罕”, 为梭布。 以盛产棉花、 善织土布得名。一说乡民用梭布铺路迎接佛主,

  • 石罗山

    在今福建永安市东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97永安县:“石罗山在县东万山中。突起七峰,次第排列,四面有洞, 口狭而中广。”

  • 胡镇村

    即今广东博罗县西北湖镇乡。明洪武四年(1371) 于此置善政巡司。在今广东省博罗县西北湖镇。明洪武四年(1371年)于此置善政巡检司。

  • 三元洞

    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15嶍峨县:三元洞在“县西十五里。两山并峙,东西二门高十余丈。洞分三层,可容一二百人”。在云南省文山县城西、西华山悬崖绝壁上。为一天然秀丽而险峻的溶洞,有并列

  • 马乡城

    一作马香城。即今河南汝南县南五十里马乡镇。《魏书·地形志》:义阳郡平阳县“有马乡城”。即此。

  • 直罗关

    唐置,在今陕西富县直罗镇西。《方舆纪要》 卷57鄜州 “直罗城” 条下: “又有直罗关,路通环庆,唐太宗征突厥所开也。” 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