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雄县

雄县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雄州为县,属保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雄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33.5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雄州镇。战国为燕易邑地。秦置易县,治今容城县与雄县交界处之古贤村,属广阳郡。三国魏更名易城县,属河间郡。北魏复名易县,治今县北,属高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入鄚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置归义县,治今容城县东。贞观元年(627年)省;八年复置,属幽州,后属涿州。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析南境另置归义县,并取威烈之意置雄州,治今雄县城。时南北二归义县并立,且为宋、辽分界。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南)归义县更名归信县。宣和七年(1125年)归信、归义二县均入金境,后省归义县。元归信县属保定路雄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归信县省入雄州,七年降州为县,县以州名,属保定府。清属直隶省保定府。1913年属范阳道,后改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涿县,1961年复设,属保定专区(1968年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海河平原白洋淀、文安洼区,地势低洼。有大清河、新盖房分洪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红小豆、大豆。地热资源丰富。有电器、化工、造纸、印刷等工业。保津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宋代古战道。


猜你喜欢

  • 伯蒙山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方舆纪要》卷114沾益州:伯蒙山“在州东南二百里。高出诸山之上”。

  • 瑞光塔

    在今江苏苏州市古城西南隅盘门内。是苏州最早的一座佛塔。寺原名普济禅院,三国吴赤乌四年(241)孙权为康居国 (在今中亚) 僧人性康建造。赤乌十年(247) 建十三层宝塔。今塔建于北宋景德元年 (100

  • 召渠

    在今河南唐河县西。《汉书·召信臣传》:召信臣为南阳太守,“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方舆纪要》卷51唐县:召渠“宋嘉祐二年,唐州守赵尚宽

  • 九山

    ①《尚书·禹贡》:“九山刊旅”,指九州的名山。《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墜形训》以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为九山。《史记·夏本纪》 司马贞《索隐》以汧山、壶口、砥柱、

  • 关帝庙

    在今河南周口市内。始建于清顺治、康熙年间。乾隆、嘉庆时曾多次重修。主体建筑有大殿、二殿、戏楼、春秋阁等。大殿前乾隆时建的石碑坊,雕刻精致,上有关云长义释曹操、竹林七贤、福禄寿喜、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

  • 赏心亭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水西门。宋 《景定建康志》 卷22; 赏心亭 “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丁晋公谓建”。南宋辛弃疾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词。宋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附近。南

  • 纳雪比如

    即比如宗。今西藏比如县。

  • 三苏坟

    俗称苏坟、苏家坟。在今河南郏县西北五十里小峨眉山麓。坟院中有三冢,苏洵墓居中,苏轼、苏辙墓分葬两侧。西南300米处有广庆寺,寺后有三苏祠,供奉三苏塑像。苏轼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贬授汝州团练副使时

  • 莲池县

    唐渤海国置,属晴州。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莲花山附近。辽徙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咸镜道莲花山附近。属晴州。辽废。

  • 仙口寨

    在今浙江平阳县东十八里仙口村。《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仙口寨“在沙园所南,近平阳县之仙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