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雁头山

雁头山

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 11 霸州 “莫金山” 条下: 台山 “东南五里有雁头山,以鸿雁群集而名。宋时有雁头寨”。


猜你喜欢

  • 俄乐城

    在今越南清化省西北境。《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清化府: 俄乐城 “在府西南,即今俄乐县。宣德初,俄乐土官黎利反,官军讨之,遁入老挝。既而复还,官军击走之于清化”。

  • 东平州

    明洪武七年(1374)改东平府置,属济宁府。十八年(1385)改属兖州府。治所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辖境包括今山东东平、汶上、东阿、平阴、阳谷、梁山等县地。清属泰安府。1913年改东平县。明洪武七

  • 屈海

    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北史·吐谷浑传》: “吐谷浑北有乙弗敌国,国有屈海,海周千余里。” 即此。

  •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堽城镇。《春秋》: 哀公八年 (前487),“齐人取讙及阐”。杜注: “阐在东平刚县北。” 《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刚县下注: “故阐。莽曰柔。应劭曰: 《春秋》 ‘秋取

  • 拉多宗

    又作拉妥、拉托克、纳夺。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东北拉多。“拉多”,藏语意为神雷。原西藏地方政府置,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东北拉多。1960年与昌都宗合并,改置昌都县。

  • 山都县

    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东汉移治今湖北谷城县东南。西晋属襄阳郡。南朝宋属新野郡。南齐属义安郡。北周废入安养县。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属南阳郡。东汉迁治今湖北省谷城县

  • 益实卫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蛟河市北伊什河畔。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东伊什河畔伊什站。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蓬山郡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柘州置,治所在柘县 (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县接壤地区)。乾元元年 (758) 复为柘州。②唐至德二年 (757) 改咸安郡置,治所在大寅县 (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

  • 扶余国

    即夫余国。西汉时分布于今吉林农安县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平原。《史记·货殖列传》:燕“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5世纪末,居地为勿吉所占。

  • 庐山

    ①亦名东庐山。即今江苏溧水县东二十里东芦山。《隋书·地理志》:溧水县有庐山。《宋史·河渠志七》:南宋乾道年间,建康守臣张孝祥言:“秦淮水三源,一自华山由句容,一自庐山由溧水,一自溧水由赤山湖,至府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