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阳山

陵阳山

①在今安徽宣州市。《方舆胜览》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宣城。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府城内。冈峦盘屈,孤峰秀拔,为一郡之镇。宋郭祥正诗: 陵阳三峰压千里,百尺危楼势相倚”。

②在今安徽黄山市西北广阳乡北。《水经·沔水注》: 旋溪水 “出陵阳山下,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昔县人阳子明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山去地千余丈”。《元和志》 卷28石埭县: 陵阳山 “在县北三十里。窦子明于此得仙”。

③即今安徽青阳县西南九华山。陵阳建县后,山因县名。《水经·沔水注》: 旋溪水出陵阳山下,“昔铚县人陵阳子明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山去地千余丈”,即此。为古道教圣地之一。


古山名。(1)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北。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诗“陵阳佳地昔年游”,即此。(2)在今安徽省石台县东北广阳镇,接黄山市界。《水经注·沔水》:旋溪水出陵阳山下,阳子明得仙于此山,并钓得白龙,因以为名。


猜你喜欢

  • 袁团镇

    北宋置,属慎县。即今安徽肥东县西北元疃镇。

  • 古寨

    ①在今山西榆社县南。《方舆纪要》卷43榆社县:古寨“在县东南二里。高三丈,东南二面俱临沟涧。旁有幽洞,盖昔人避兵处”。②在今云南鲁甸县西北三十八里古寨。清雍正五年(1727)设古寨巡司。

  • 东津浮桥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东津浮桥“在城东景阳门外。永乐八年,因旧址重建,用舟三十,联维以铁索。成化以后,修废不一”。

  • 虞祥堡

    明置,属宁夏中屯卫。即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虞祥村。

  • 石梁坞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晋书·魏浚传》:永嘉五年(311),“及洛阳陷,屯于洛北石梁坞”,即此。坞,又作。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洛河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年),“扬威将军

  • 乐温山

    在今四川长寿县西南。《元和志》卷30乐温县:“因乐温山为名,在县南三十里。县出荔枝。”《方舆纪要》卷69长寿县:乐温县在“县西南四十八里。山下有乐温滩,大江所经也。地气常温,禾稼早熟,因名。《志》云:

  • 大寺寨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南杉关。《清一统志·邵武府》:大寺寨巡司“在光泽县杉关。宋置在县西北小和山。元至正二十五年,迁于止马市。明洪武三年,移置于关东”。

  • 焦源坳

    在今江西遂川县东。《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龙泉县: 焦源坳 “在县东三十里,为南康间道”。

  • 虖池河

    即滹沱河。在今山西、河北二省境内。《周礼·职方》: “正北曰并州,其川虖池。” 《汉书·地理志》 河间国乐城县: “虖池别水首受虖池河,东至东光入虖池河。” 即此。

  • 临河镇

    ①北宋置,在山东邹平县西北,临小清河。《方舆纪要》 卷31邹平县: “宋明道二年,废淄川临河镇,以避水患。盖是时大河自东平溢入小清河,为东方患也。”②北宋置,属灵州。在今宁夏平罗县境。(1)古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