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陈桥镇

陈桥镇

①北宋置,属原武县。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

②即陈桥驿。北宋置,属祥符县。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二十六里陈桥乡。五代周末,大将赵匡胤于陈桥驿被军士拥立为帝。


(1)在江苏省金湖县西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陈桥,人口 1500。镇以驻地名。1980年由三河公社析置陈桥公社,1983年改乡,2000年陈桥乡与新农乡合置陈桥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甘薯等。矿产有石油、天然气。有药物保健品、建材、农机、服装、食品、磷肥等厂。有公路通县城。(2)在安徽省颍上县北部。面积69.51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陈桥,人口 1500。原为过路店子,因集西南由陈姓建桥故名。1958年建陈桥公社,1979年改区,1992年置镇。主产小麦、大豆、甘薯。颍利公路经此。(3)在河南省封丘县南部、黄河大堤北面。面积47.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陈桥村,人口 4100。传古时村北有座桥,称陈桥,村以桥名。五代以后官府在此设立驿站,传递官文,时名陈桥驿。后因集市兴旺,称其镇。村址原在黄河南岸,元代后黄河泛滥成灾,几经改道,又移位于黄河北岸。1912年属祥符县,祥符县撤销后划归封丘县。1975年设陈桥公社,1983年改乡,2001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特产“裴楼石榴”,个大皮薄、酸甜可口,清时为朝廷贡品。有制革、造纸、面粉、制砖等厂及综合养殖场。106国道经此。古迹有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黄袍加身处。


猜你喜欢

  • 辽队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高坨子附近。东汉初废,建安中公孙度复置,三国魏作辽隧县。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西南太子河西岸。属辽东郡。三国魏作辽隧县。三国后废。

  • 麻哈州

    明弘治七年 (1494) 置,属都匀府。治所在今贵州麻江县北二里。万历十六年 (1588) 迁今麻江县。1913年改为麻哈县。明时升麻峡县置,治今贵州省麻江县。属都匀府。1913年降为麻哈县。

  • 茶皂市

    即今湖南衡南县 (衡阳市) 东南四十四里茶市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泉溪市” 条下:“又茶皂市,在 (清泉) 县东五十里。”

  • 赵都军城

    北魏置,即今河北河间市。太和十一年(487) 置瀛州于此。北魏置,即今河北省河间市。太和十一年(487年)置瀛州于此。

  • 蓝麻驿

    亦作兰麻驿。明置,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四十里。明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南。

  • 高明山

    ①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二十里。有高明市。民国 《天台县志稿》 卷6引 《方外志要》: 高明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幽溪之上,智者讲经,佛陇风吹经去,寻至此,遂建刹焉”。②在今湖南怀化市境。《舆地纪胜》 卷71沅

  • 甿渚岭

    即萌渚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贺县西北、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唐杜佑 《通典·州郡》: 道州 “有甿渚岭,今谓之白芒”。《明史·地理志》 富川县: “东北有甿渚岭,即临贺岭,与湖广

  • 苏曹镇

    即今河北邯郸市东北苏曹乡。清光绪《畿辅通志》卷70:苏曹镇“在(邯郸)县东北五里。有桥跨滏水口,为水路停泊之所”。

  • 大武郡山

    在今台湾省彰化县东南。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大武郡山“在(彰化)县治东南四十里。由牛相触分支右出,横亘二十余里结县治”。

  • 金齐国王完颜晏墓

    在今黑龙江阿城市北巨源乡西南城子村。1988年发掘,墓为竖穴土坑石椁木棺。棺盖正中置有标识墓主人身份的 “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 银质铭牌。棺内四壁有织金丝织品帷幔,为夫妻合葬。所著衣服华美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