陁和镇
唐置,属嘉州。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宋废。
即今四川省峨边县。唐仪凤三年(678年)至天授二年(691年)置罗目县于此。
唐置,属嘉州。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宋废。
即今四川省峨边县。唐仪凤三年(678年)至天授二年(691年)置罗目县于此。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五里。即西岳庙。俗称华阴庙。庙内古木千株,碑碣林立。
亦名弥末、弥秣贺。古昭武诸国之一。都城在钵息德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一百四十里喷赤干古城,一说在米马巴札尔)。《隋书·西域传》:米国“其城主姓昭武,康国王之支庶,字闭拙。都城方二里,胜兵数百人”
战国时韩邑。在今河北涉县西北。《战国策·赵策一》: “韩欲有宜阳,必以路、涉、端氏赂赵。”西汉置涉县。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北省涉县西、清漳河东岸。《战国策·赵策》:冷向谓强国曰:“韩欲有宜阳,必以
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北可渡乡,临可渡河。《清一统志·曲靖府》:可渡堡“在宣威州北可渡桥,今设巡司于此。有关”。
亦名荻港。即今浙江省湖州市迤东至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之运河。《寰宇记》 卷94湖州: “荻塘在州南一里一百步。《吴兴记》 云: 晋太守殷康所开,傍溉田千顷。杨儡 《隋录》 云: 乌程沈恒居荻塘,家贫好学
①在今福建龙岩市南。《方舆纪要》卷99龙岩县:龙川“在县城南。受汀州上杭及延平大田诸溪水,合大小池历龙,至县西,会罗溪、筋溪诸水,环绕城南。至县南三里,汇为石鼓潭。又东经观音座山下,汇
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水经·河水注》引郭缘生记曰: “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义熙十三年,王师曾据此垒。”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赫连昌攻皊石及龙骧将军王敬于
即今贵州仁怀县治中枢镇。清雍正九年(1731) 仁怀县徙治于此。
春秋时宋地。在今山东单县北。《春秋》: 隐公十年 (前713),“公败宋师于菅”。即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山东省单县北。《春秋》隐公十年(前713年):“公败宋师于菅。”即此。
唐武德六年(623)于延福县境侨置,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境。贞观二年(628)省入延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