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陵

阳陵

西汉景帝刘启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北。《汉书·景帝纪》:后元三年(前141),“葬阳陵”。臣瓒曰:“阳陵在长安东北四十五里。”


(1)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北。《左传》襄公十年(前563年):“诸侯之师还郑而南,至于阳陵。”即此。(2)古迹名。在陕西省咸阳市东端。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墓。陵建于公元前153年,因地处当时的弋阳县,故名“阳陵”。墓封土高31米,基部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170米,墓顶方形,每边长50米。陵门外司马道两侧建有阙楼一对,已毁。陵东北450米处有王皇后陵,北面和东面另有30多座陪葬墓。经较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丛葬坑90个,陪葬墓园16排130余座,大小陪葬墓 5000 余个。出土了大量汉代裸体男、女陶俑及陶牛、陶猪、陶犬、陶羊、陶鸡和铜兵器、铁制农具等。


猜你喜欢

  •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绛县东南。《左传》: 庄公二十五年 (前669), “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

  • 保定巡抚

    明正统十年 (1445) 命侍郎巡抚保定等处,但尚未专设。成化八年 (1472) 从居庸关中分顺天巡抚地为两巡抚,其西巡抚保定等府,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统辖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广平六府

  • 献宝溪

    古名独孤水。即今四川威远县之新场河、威远河。《方舆纪要》 卷72威远县: 献宝溪在 “县西北七十里。《志》 云: 溪源一出仁寿县界罗泉山下;一出两母山,合流而东南,入富顺县,注于金川”。《清一统志·嘉

  • 银岭

    在今浙江金华县西南九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3汤溪县: 银岭在 “县 (治今汤溪镇) 南六十里,与遂昌县接界。旧有银岭寨,亦要隘处也”。

  • 车河墟

    一名野车河墟。即今广西南丹县东南车河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南丹土州图:东南有野车河墟。民国陈正祥《广西地理》:锡矿“产地以南丹县属的大厂乡、车河乡为最著名”。

  • 零丁洋

    一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元至元十五年 (1278),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曾经此,作《过零丁洋》 诗,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又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省南部珠江口外。南宋末文天祥

  • 辱水

    即今陕西延川县北秀延水。《山海经·西山经》: 乌山 “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右纳辱水……俗谓之秀延水。”见“清涧河”。

  • 都匀县

    清康熙十一年 (1672) 改都匀卫置,为都匀府治。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8年析置都匀市。1983年撤销都匀县,并入都匀市。都匀因都云蛮而得名。据徐松石

  • 杨家集

    ①即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四十四里杨集乡。清乾隆《郯城县志》有杨家集。②即今河南上蔡县东杨集镇。清康熙《上蔡县志》卷2《集镇》:“杨家集,在城东八十里。”③在今河南虞城县东。清咸丰三年(1853)捻军千余人

  • 南留集

    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北四十四里南流镇。旧属潍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潍县东南有南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