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闾阳县

闾阳县

金天会八年 (1130) 改奉陵县置,属广宁府。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元初废,后复为县,属广宁府路。明初废,置闾阳驿于此。


古县名。金天会八年(1130年)改奉陵县置,治今辽宁省北宁市西南观音洞附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移治今北宁市西南闾阳驿村,属广宁路。明初废为驿。


猜你喜欢

  • 武关驿

    即今陕西留坝县东南武关驿。《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武关驿 “在留坝厅南四十里武休关。本朝乾隆三十八年设驿丞”。

  • 坊桥镇

    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坊桥。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坊桥镇在城东南六十里。”

  • 奖中砦

    北宋置,属常宁县。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南七十里铜盆岭。熙宁六年 (1073) 废。

  • 三受降城

    唐景龙二年(708)朔方总管张仁愿于今内蒙古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以防突厥。《元和志》卷4:“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绝其南寇之路。……六月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遥相

  • 越来溪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胥门外五里。《吴地记》: 胥门 “西南五里有越来溪”。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越来溪在吴县之境,自太湖过横山至于郡城之西。盖越王由此水至于吴,故得此名。”

  • 陆墓山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之东南。《吴地记》:横山有“晋门下侍郎陆云坟”,因名。清光绪《吴县志》卷40:陆墓山“在横山东南张家桥,俗称陆墓山。《卢志》、《旧经》误为陆士龙坟,今相传为陆机墓,皆非是也”。

  • 平马墟

    即今广西田东县。清光绪五年(1879)移恩隆县于此。

  • 黄孙寨

    宋置,属建安县。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南房村。《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 黄孙寨在 “府西南九十里。《志》 云,即今房村上里也”。

  • 当阳镇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69大昌县:当阳镇“在县西四十里。有巡司戍守”。

  • 关西镇

    北宋置,属华阴县。在今陕西华阴市东。《清一统志·同州府二》:关西镇“以在潼关之西,故名”。(1)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因在潼关之西,故称。为豫、陕交通要冲。《金史·地理志》:华州华阴县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