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青白口。《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柏山 “在府西北清白口社,山四旁多产柏,故名。上有寺,亦以柏山名”。②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行唐县: 柏山在 “县西北三十五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方舆纪要》卷108岑溪县:仲塘陂在“县东二里”。
明洪武四年(1371)改平滦府置,属北平行中书省(后属京师)。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之地。清属直隶省。1913年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平滦府置,治卢龙
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新丰江。为东江支流。《元丰九域志》 卷9惠州: 河源县有 “新丰江”。《舆地纪胜》 卷99惠州: 新丰江 “在河源县北。湍碛险峻,通灌田一千一百二十顷,流五百五十里入县界,号新丰江”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杜注:“阴饴甥即吕甥也,食采于阴,故曰阴饴甥。”②即“平阴”。春秋周地。在今河南孟津县北。《左传》:昭公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为普慈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隋开皇三年(583)属普州。十三年(593)改为普慈县。古县名。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治今四川省乐至县东北。为普慈郡治
①又作南武城、武城。战国齐邑。在今山东平邑县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齐威王二十四年 (前333),威王曰: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 西汉置南成侯国。②河阳三城之一。东
唐天宝元年(742)改陵州置,治所在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及双流县东南境。乾元元年(758)复改为陵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陵州置,治仁寿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
即彭亡山。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东汉建武十一年(35),公孙述使刺客杀岑彭于此。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期势志》:西晋末,罗尚以“张罗屯平无逼(李)雄”。即此。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北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南之昆格山。《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七年 (739),“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擒突骑施可汗吐火仙。嘉运攻碎叶城,吐火仙出战,败走,擒之于贺逻岭”。《方舆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