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山
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41 垣曲县: 锯齿山 “以山峰错列而名”。
②又作钜齿山。古名居止山。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七十里牙山。《清一统志·登州府》: 钜齿山“山峰断续,如钜齿然”。
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41 垣曲县: 锯齿山 “以山峰错列而名”。
②又作钜齿山。古名居止山。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七十里牙山。《清一统志·登州府》: 钜齿山“山峰断续,如钜齿然”。
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十二里。明、清官军巡哨处。《方舆纪要》 卷11通州 “高丽庄” 条引 《边防考》: “州境有烟墩五,曰召里店、烟郊、东留村、大黄庄、高丽庄。”
亦作奇塔穆木街、旗塔木。即今吉林九台市东北其塔木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吉林府:正北 “一百五十五里奇塔穆木街,街西有大桥通伯都讷厅及长春府等大路”。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吉林永吉县:
南宋淳祐中建,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南翠云乡南翠云寨。清嘉庆《四川通志》卷50江北厅:多功城,“《厅志》:在厅西北。山石,因岩为城。左高三丈余,右丈余,周二百余步,东西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由平遥县析置,属太岳区。治彭坡头 (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1948年撤销,并入平遥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37年由平遥县析置,治彭坡头(今山西平遥县城关镇东南)。1
即绒辖。又作绒辖尔。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清高宗实录》 卷1333载: “聂拉木、济咙、绒峡三处,均与巴勒布 (今尼泊尔) 连界。”
在今河南孟州市西十里韩庄村北。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河阳 (今孟州市) 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清一统志·怀庆府》: 韩愈墓 “在孟县西十五里韩家庄。皇浦湜铭”。长庆
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3兰溪县: 高眉山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杰出群峰,石壁凌空,松阴盖地”。②在今四川万源市南。《方舆纪要》 卷69太平县: 高眉山在 “县南百五十里。山高而长,两
即今四川普格县。民国 《西昌县志》 卷1: 普格场在 “县东南一百五十里”。1945年于此置普格设治局,1952年改为普格县。
在今湖南望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善化县:尖山“又西四十里曰谷山。灵谷深邃,上有梓木洞,下有龙潭”。《清一统志·长沙府一》:谷山“产青纹花石,可为砚”。
在今云南会泽县北。《方舆纪要》卷73东川军民府:万额山在“府治北二里。其形上阔而下锐,如猪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