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沙罗甸军民府
元至顺二年 (1331) 改银沙罗甸宣慰司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辖境约当今澜沧江以西、萨尔温江以东、小黑江以南地区。明初废。
元至顺二年 (1331) 改银沙罗甸宣慰司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辖境约当今澜沧江以西、萨尔温江以东、小黑江以南地区。明初废。
在今河北张家口市南。《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龙门关堡”条下:老鸦庄“在司西北四十里。辽、金时顿舍处也。《志》云:元筑。明因旧址增修,为戍守之所”。
即蓝无里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大食诸国” 条、《宋史·外国传六》 “大食国”条均作蓝里。
又名法轮场。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球溪河岸之法轮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四眼桥“在州西一百四十里。又名法轮场。连仁寿界。人烟稠密,后有巨涧, 出阳陵山,下流经龙水废县,委曲数十里,至球溪小三江口,与龙结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二十里。岠嵎水出此。《宋史·仁宗本纪》:庆历六年(1046)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金史·仆散安贞传》载:益都杨安儿起义,据登州,金将仆散安贞败之”。杨安儿与汲政等乘舟入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北岸。《水经·汉水注》:“江水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百人山“在汉阳县南七十八里”。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升万载场置,属筠州。治所即今江西万载县。北宋属袁州,宣和三年(1121)改名建成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名万载县。元属袁州路。明属袁州府。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
东汉改文县置,属辽东郡。治所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附近英守沟古城。西晋属辽东国。十六国前燕废。古县名。东汉改文县为汶县,治今辽宁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附近英守沟古城。属辽东郡。三国魏、西晋因之。《三国
即今贵州大方县西落脚河。《方舆纪要》卷123毕节卫: “落析水河在卫南八十里。经归化、鸽鸭二关间,流入水西境,为陆广河之上源。”
在今香港九龙城。《清史稿·地理志》 广州府:新安县有“九龙司”。统辖九龙半岛。清咸丰十年(1860)英国强占九龙半岛南端岬角至尖沙咀一带。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西藏古地区名。《唐蕃会盟碑·碑阴 (藏文)》:“(吐蕃)南方之门、天竺,西方之大食,北方之突厥……”,此指吐蕃王朝(约629—842)南境毗邻之门地区,在今西藏错那县以南的门达旺等喜马拉雅山麓之门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