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银山

银山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1: 银山 “峰峦高峻,冰雪层积,色白如银,因名。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谓之银山铁壁。顶为中峰,石梯而上,约五六里迥出云霄”。

②旧名土山。俗名竖土山,又名植土山。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之云台山。《寰宇记》 卷89润州丹徒县: 银山 “在城西。旧名竖土山,以与金山对峙,改名银山”。

③在今浙江德清县西五里。《方舆纪要》 卷91武康县 “石城山” 条: 永安山 “在县 (治今武康镇) 西五里。孙吴以此名县,亦名银山”。

④在今浙江绍兴县东。《明史·地理志》 绍兴府会稽县: “有银山、锡山,旧产银砂及锡。”

⑤即邓公山。在今江西德兴市东。《元和志》 卷28饶州乐平县: 银山 “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每岁出银十余万两,收税山银七千两”。

⑥在今江西金溪县东。《方舆纪要》 卷86金溪县“金窟山” 条内: “东二里有银山。唐时出银矿。宋初废。” 《清一统志 · 抚州府》: 银山 “在金溪县东二里。唐时尝出银矿,故名。一名宝山。其西里许有白面坞,盖南唐时凿山采银之所。上有银坑碑记”。

⑦在今山东招远市南五十里。《清一统志 ·登州府》: 银山,“ 《县志》: 顶有澄潭,深不可测,相传与海潮相应”。

⑧一名锡山。在今湖北通城县南。《方舆纪要》卷76通城县: 锡山 “在县南七里。旧产银,曰银山,又产锡”。“银山积翠” 为县八景之冠。

⑨一名大银山。在今湖北阳新县北。《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 银山 “在永兴。四环皆山而多产银,因名。有寺曰银山院”。《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银山在 “州北十五里。四面皆山,多产银矿。亦名大银山。元时曾采银于此”。

⑩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方舆胜览》 卷60施州: 银山 “在州东七十余里”。《方舆纪要》 卷82施州卫: 银山 “顶有峰,高数十丈。昔人于此避兵”。

(11)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四十里。《元和志》 卷31银山县: “因县界银山为名。” 《清一统志·资州》:银山 “在州东南三十里。山形如锭。《古今集记》: 唐田游岩入蜀,居于银山,聚弟子歌雅诗以为乐。今山有雅歌台。蜀时曾以名县”。

(12)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贞观十八年 (644),诏以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帅步骑出银山道击焉耆,破焉耆,“留栗婆准摄国事而还。孝恪去三日,(西突厥大臣) 屈利啜引兵救焉耆,不及,执栗婆准,以劲骑五千追孝恪至银山,孝恪还击,破之,追奔数十里”。


古山名。(1)又称竖土山、土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长江南岸。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北伐,败清军于银山,即此。(2)又称邓公山。在今江西省德兴市东。唐总章时置场采银。《元和郡县志》:“银山,在(乐平)县东一百四十里。每岁出银十余万两,收税山银七千两。”(3)见“锡山(2)(2)”。


猜你喜欢

  • 罗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万安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51: 罗江县 “左水自安县来,右水自绵州来,合于县之东北,蹙成罗纹”,故名。乾元初属绵州。清

  • 钊田墟

    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四十二里钊田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瑞州府上高县西南有钊田。

  • 修 (脩) 武

    战国赵邑。即今河南获嘉县。《战国策·秦策一 》: 张仪说秦王,“赵氏,中央之国也,……引军而去,西攻修武,逾羊肠,降代、上党”。秦置修武县。

  • 宁巴郡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属万州。治所在石鼓县(今四川宣汉县西南东林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西南地。西魏改为临清郡。

  • 落丛县

    西魏改明水县置,为落丛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隋开皇六年(586)改为厨北县。古县名。西魏以明水县改名,治今陕西县略阳县西乐素河南,为落丛郡治。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名厨北县。

  • 县

    东汉改郻县置, 属巨鹿郡。 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南新城东北。《后汉书·光武帝纪一》: “光武击铜马于。” 即此。 北魏移治今深州市西旧州, 属巨鹿郡。北齐改为安国县。

  • 王石谷墓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门外程家桥西。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山人、乌目山人,晚称清晖主人。江苏常熟人。清初名画家。善画山水,时称画圣。康熙时尝绘《南巡图》及《长江万里图》,为清代杰出的艺术作

  • 丁江市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南丁江乡。清同治《吉水县志》卷4:丁江市“在县东四十里”。

  • 石盂山

    在今安徽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8黟县:石盂山在“县西北十余里。高五百仞,袤三十里。中有巨石如盂,泉出不竭。南连碧山”。

  • 宜定州都督府

    唐改安定州都督府置,属庆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 (今甘肃庆阳县境)。天宝后废。唐初以党项部落置,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后地入吐蕃,侨治庆州(治今甘肃庆城县)界。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