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盘堤
在今湖北咸宁市南。《方舆纪要》卷76咸宁县: 铜盘堤 “在县南六十里。有四门,各广二丈。蛮僚尝保聚于此”。
在今湖北咸宁市南。《方舆纪要》卷76咸宁县: 铜盘堤 “在县南六十里。有四门,各广二丈。蛮僚尝保聚于此”。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兰考县东仪封乡东北。《论语·八佾》卷3:“仪封人请见。”郑注:“仪,盖卫邑也。封人,官名。”
即小兴安岭。在今黑龙江省中部和北部。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东兴安岭山脉“绵亘于江省之东部, 自西北而东南,其北端接于伊勒呼里山脉……迤东南为布伦山,亦称小兴安岭。此山北流之水入黑龙江,南流之水入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为北康暗沙中一暗礁。水深为4—11 米,最浅处为2.7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破海马滩。1947年改名南安礁。
北魏孝昌三年 (527) 置,为渭南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名渭南县。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会稽山中。《明史·王守仁传》:守仁“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即此。王守仁因号阳明先生。②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三十里和济村。《清一统志·南宁府一》:阳明洞在“大江崖上,可容数百人。明
即今四川马边、屏山县境之中都河上源。《方舆纪要》 卷73沐川长官司 “芭蕉溪” 条下: “黄种溪在司西二十里。源出神木山,下流皆入于马湖江。” 《清一统志 ·叙州府一》: 黄种溪 “在屏山县西北,雷波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部亭下水库中。清光绪《奉化县志》 卷3《镇市》: 《乾隆志》 有亭下市。
在今印度纳加帕蒂南西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土塔“居八丹之平原,木石围绕,有土砖甃塔,高数丈。汉字书云:‘咸淳三年八月毕之,传闻中国之人其年彼,为书于石以刻之。至今不
北宋初置,属京山县。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南五十六里丰谷乡。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南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丰谷,人口3700。取丰井、谷井两地首字组合成名。1951年为丰谷乡,19
①北周天和四年 (569) 置,治所在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安固乡)。《寰宇记》 卷139蓬州:“因蓬山以为名。” 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及营山县大部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