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湾市
即今湖南怀化市东六十四里铜湾镇。宋置铜安砦。清时有把总驻防。
即今湖南怀化市东六十四里铜湾镇。宋置铜安砦。清时有把总驻防。
①即今陕西柞水县东红岩寺。1935年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置五星县治此。②即今四川广元市南红岩镇。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红江县。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义马市西石河村。西汉属弘农郡。西晋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升为新安郡。十九年 (495) 仍降为新安县,属河南郡。东魏天平元年 (534) 为新安郡治。北周
在今陕西武功县 (普集镇) 西北武功镇附近。《清一统志·乾州》: 绿野书院 “在武功县治南,旧为绿野亭。宋儒张载讲学处。明弘治中改建书院”。
①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开皇初废。②隋仁寿四年 (604) 改豫州置,治所上蔡县(大业初改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辖境相当今河南上蔡、西平、新蔡、淮滨、息县、確山等县间地。大业二年 (60
在今湖南醴陵市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 铁江 “源出攸县境,西北流入渌江。水滨石黑如铁,因名”。
即今吉林通化市。清光绪间置通化县于此。即“头道松花江”。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南。《方舆纪要》 卷17延庆州: 涧河在 “州南三十里,源出八达岭,岭东四里有青龙桥,涧河经其下,东南流入居庸关,达昌平州界,入于榆河”。②在今山西榆次市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施秉县:岑嶅山“元末有陈元帅者屯兵于此,营垒尚存”。
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四里。《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剑和山“以卓立如剑而名”。
在今四川天全县西。《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碉门砦” 条下: “又西有柘木场,亦要口也。明初重茶市。洪武五年,命左都督徐增寿曰: 碉门拒河西口,道路狭隘,跋涉艰难,市马数少。闻自碉门出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