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都督府
唐开元中置,治所在西州 (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
唐开元中置,治所在西州 (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
十六国前秦苻坚甘露二年 (360) 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北侧。后废。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新丰县复置渭南县,属渭南郡。治所在今渭南市东南四里。北周属京兆府。隋开皇十四年 (594)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建,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二十五里瓮城桥。《清一统志 ·贵阳府》 引 《黔记》: “自马桑冲而西十五里,即瓮城哨。”
在今河南孟县西南。《资治通鉴》:东汉中平五年(188),“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胡三省注:“《帝纪》作‘西河’,当从之。又按宋白《续通典》,河南府河清县,今理白波镇。”
泉州的别称。因宋泉州城南为通商口岸,有“蕃坊”,为阿拉伯等国商人居处而得名。南宋王十朋诗 “阅偏泉南旧守臣”。《元史·外夷传》 记 “自泉南登舟海行”。明陈懋仁著有 《泉南杂志》。泉州、泉州路、泉州府
在今河北蔚县东、涿鹿县西南交界处。《清一统志·宣化府》 “倒刺山”条下:“又有小五台山,在(蔚)县东八十里。高四百余丈,周五里。山有五台,四时积雪不消。”在河北省蔚县、涿鹿县境内。为太行山系北支,由相
十六国时置,属肆卢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四十里奇村镇与辛庄之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属秀容郡。北齐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为肆卢郡治。因近肆卢水得名。太平真君七年(4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16定远县:玉璧山“高千仞,旭日照之,如玉璧然”。
宋废鲁阳五堰,改建为东、西两坝。故址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清一统志·江宁府三》 “五堰”条引明韩邦宪《东坝考》:“太祖初都金陵,以苏浙粮道自东坝入,可避江险。洪武二十五年复浚胥溪河为运道,建石闸起闭
一名韩张堡。北宋置,属朝城县。即今河南南乐县东二十四里韩张镇。在河南省南乐县东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韩张,人口4830。春秋时称朝城。唐开元年间置朝城县,治此。传辽代南京(今
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合水镇,西接高要市界。明万历《广东通志》卷46:高明县有合水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