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城镇

金城镇

①北宋置,属涟水县。在今江苏涟水县北三十里金城庵。

②即今广西河池市。明置巡司于此。


(1)古镇名。(1)宋置,即今江苏省涟水县北金城庵。(2)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金城江镇。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山西省应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浑河南岸,人口2.4万。自唐代起历为县治。1949年属应县十区,1953年设城关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2001年将城关镇更名为金城镇,取旧县治名。地处大同盆地与桑干河中游平川区。主产玉米、小麦、黍子、蔬菜,盛产甜菜、胡麻、葵花籽。有建筑工程公司及地毯、麻纺、陶瓷等厂。公路通怀仁、山阴、浑源等地。古迹有辽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和金净土寺。(2)在江苏省金坛市中部、丹金溧漕河两岸。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15.5万。镇人民政府驻金城,人口7万。自唐长寿元年(692年)筑城以来,历为县治。1949年后设金城区。1956年改置金城镇,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为镇。1993年起为金坛市治。1999年城东、城西、后阳三乡并入。产稻、小麦、蔬菜、油菜籽、蚕茧、水产品等。有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厂,城东新辟华罗庚科技城(开发区)。特产“金坛封缸酒”。东门仔猪交易市场闻名。常溧当、镇广等公路交会于此。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囯戴王府、华罗庚公园。纪念地有段玉裁纪念馆、华罗庚纪念馆。(3)在福建省金门县中部、金门岛西端。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1.8万。以金门城得名。为金门县治和商业中心。有机械修理、塑料、食品加工等厂。中央公路和环禹公路经此。有古岗湖、莒光湖等风景区。(4)在山东省莱州市东北部、朱桥河下游。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滕家,人口 3400。以产黄金而得名。1951年属掖县第五区,1956年属朱桥区。1958年成立滕家公社,1982年改称新滕公社,1984年改置金城镇。朱桥河、滕家河、万深河、红布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等。鲅鱼、加吉鱼、灰刺参、梭子蟹、扇贝等水产资源丰厚。养殖对虾、海参等。黄金储量丰富。有建筑公司、金矿和玛钢、拆船、索具、橡胶制品、食品、织布、冷藏等厂。烟汕、文朱公路经此。(5)在四川省仪陇县西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金城,人口3.2万。唐武德二年(619年)徙仪陇县治金城山上。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移此,并为方州驻地。因处金城山南坡,故名。1949年为金城镇,1952年更名城关镇,1980年复更现名。1992年化马、南国、双盘、中坝四乡并入,1994年双盘、中坝二乡划出。产油菜籽、棉花、蚕茧。有酿酒、电焊条、印刷、食品等厂。唐巴、南仪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奎星阁、金城寨等。纪念地有1933年仪陇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及中国工农红军的石刻标语。


猜你喜欢

  • 临江砦

    北宋雍熙二年 (985) 置,属秦州。即今甘肃宕昌县东南临江铺乡。熙宁六年 (1073) 改属岷州。

  • 牛渚镇

    采石镇本名。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裴注引《江表传》曰:“策渡江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是岁兴平二年也。”《晋书·袁宏传》:“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

  • 模尔忒伊

    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乌苏里江西岸,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模尔忒伊”。

  • 南寿州

    唐贞观三年 (629) 以南谢蛮首领谢疆地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镇附近。次年改为庄州。

  • 伍洲

    即五洲。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中戴家洲。《方舆纪要》卷76蕲水县:伍洲“在县西四十里大江中。相传伍员适吴时过此,因名”。即“芦洲(1)”。

  • 天威军

    ①即神武军。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定戍城“又南隔涧七里有天威军,军故石堡城”。②北宋置,属真定府。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北威州镇。熙宁八年(1075)置

  • 娘子关

    又名苇泽关。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八十里与河北交界处。《元丰九城志》 卷2真定府: “建隆元年以娘子关地建承天军。” 《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苇泽关 “即唐之承天军,俗曰娘子关,以妒女祠而名”。妒女祠

  • 富裕设治局

    1929年析龙江县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大来克屯 (今黑龙江省富裕县东南富路镇)。以富裕尔河得名。1933年伪满升为富裕县。1929年由龙江县富裕乡析置,治今黑龙江富裕县富路镇。1933年升县。

  • 交兴县

    西晋置,属交趾郡。治所当在今越南河北、谅山、兴海等省境。后废。

  • 中都县

    ①秦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移治今榆次市东十五里。北齐移治今榆次市。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榆次县。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平陆县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