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宣慰司
明天启元年(1621)升为宣慰司,属重庆卫。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酉阳、秀山二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清乾隆元年(1736)改为酉阳州。
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治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八年改为宣抚司,天启元年(1621年)又升为宣慰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为县。
明天启元年(1621)升为宣慰司,属重庆卫。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酉阳、秀山二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清乾隆元年(1736)改为酉阳州。
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治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八年改为宣抚司,天启元年(1621年)又升为宣慰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为县。
又作扬武谷、羊武谷。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三十五里。《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三年(946),“九月,契丹三万寇河东;壬辰,刘知远败之于阳武谷”。即“扬武谷”。
明初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贺兰县西丰登乡。万历时改名丰登堡。
即红坪县。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青林乡。即“红平县”。
①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南二十里钱桥镇。清光绪 《奉贤县志》 卷1: 钱家桥 “东近海塘。唐氏聚族居此成市”。②即今安徽枞阳县北钱家桥。旧属桐城县。清道光 《桐城续修县志》 卷1 《乡镇》: 北乡有钱家桥
又作大鄣水。即今安徽绩溪县东之登源河。源出安徽绩溪县东大鄣山,西南入扬之河。《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障水“在绩溪县东南。源出大障山,郭璞所谓浙江水也。西南流至象山下,合扬之水为临溪。又西南流径歙县界
即今中亚锡尔河。《隋书·西域传》: “石国,居于药杀水。”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作素叶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作叶叶河,《元史》 又作忽章河、忽禅河、忽毡河,《长春真人西游记》 作霍阐没辇,刘郁
在今湖南南县东南二十里乌嘴乡。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南洲直隶厅驻此。
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积谷山上。《清一统志·温州府》: 绝景亭 “在永嘉县东南积谷山上。宋周行已建,有诗云: 云横绝尘境,峻堞若绳削”。在今浙江省温州市东南积谷山上。宋周行已建,并有诗。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文脊山“有六洞,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留题刻石焉”。《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
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乡。《元和志》 卷11曹州济阴县: 莘仲故城 “在县东南三十里。盖古之莘国也。伊尹耕于莘野,汤闻其贤,聘以为相,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