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郯侯国

郯侯国

三国魏改郯县置,为东海国治。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西晋复改为郯县。


三国魏改郯县置,治今山东省郯城县北。西晋复为县。


猜你喜欢

  • 桑里

    ①即春秋时之桑隧。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 冬,“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 “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②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

  • 三连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一年(415),雍州刺史鲁宗之与其子竟陵太守鲁起兵应司马休之,刘裕遣檀道济等出襄阳, “江夏太守刘虔之将兵屯三连,立桥聚粮以待,道济等积日不至

  • 叶堂关

    亦作叶堂堡。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叶塘乡。《明史·四川土司传》:宣德三年(1428),“陈怀等率诸军败贼于忔答坝、叶棠关,夺永镇等桥”。

  • 零烈水

    一名零绿水。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寰宇记》 卷167吴川县: 零烈水 “在废 (零绿) 县南三十里。源从廉江流入大海”。

  • 石鹤山

    在今广东阳江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石鹤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其东为那湖、香炉、苏峒、南坑诸山, 皆险峻。为瑶所据”。

  • 汤水

    原名荡水。唐改今名。源出今河南鹤壁市东,东流经汤阴县, 至内黄县西入卫河。《清一统志·彰德府一》:汤水,“《府志》: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又改名汤”。

  • 永福山

    在今广西永福县南五里。《寰宇记》卷162永福县:“永福山在邑界。”《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永福山“县因以名”。

  • 羊石隘

    在今江西会昌县东南。《清一统志·赣州府》:羊石隘“在会昌县东南七十里。又湖界隘、清溪隘在县南八十里。……皆称险要”。

  • 安府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衙仪县(今越南中部义静省宜春)。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费县

    ①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二十里古城。东汉属泰山郡,改为侯国,后复为县。西晋属琅邪国。南朝宋属琅邪郡,移治祊城 (今费县东北方城镇)。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移治薛固(今费县东薛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