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山郡
①一作潾山郡。西魏废帝改邻州置。治所在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说在大竹县西南牌坊场)。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邻水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②唐天宝初改渠州置,治所在流江县(今四川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邻水、广安等地。乾元初复为渠州。
又作潾山郡。(1)西魏废帝时改邻州置,治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辖境约相当今潜水以东、长江以西、巴水东北一带。隋开皇初废。(2)唐天宝初改渠州置,治流江县(今四川渠县)。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渠县及其附近。乾元初复改为渠州。
①一作潾山郡。西魏废帝改邻州置。治所在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说在大竹县西南牌坊场)。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邻水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②唐天宝初改渠州置,治所在流江县(今四川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邻水、广安等地。乾元初复为渠州。
又作潾山郡。(1)西魏废帝时改邻州置,治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辖境约相当今潜水以东、长江以西、巴水东北一带。隋开皇初废。(2)唐天宝初改渠州置,治流江县(今四川渠县)。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渠县及其附近。乾元初复改为渠州。
即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即小江)南侧的高楼。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光绪《续云南通志稿》卷99土司:大塘隘土把总“管理上楼、痴戛、官寨、痴喷、把仰等夷寨”。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一里。西汉初属梁国,文帝时为梁国国都。《史记·梁孝王世家》: 景帝时,吴楚七国反,“梁孝王城守睢阳”,乱平,“广睢阳城七十里”。即此。北魏为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 (
在今广西桂平县北金田镇(大宣)。明置大宣乡巡司于此。
即今安徽巢湖市西中庙镇。清光绪《庐州府志》 卷3巢县: 中庙镇在 “县西九十里”。
元太祖十年(1215)改平州置, 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陡河以东、长城以南地区。中统元年(1260)改为平滦路。蒙古太祖十年(1215年)改平州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属奉元路
在今河南确山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0确山县: 黄酉河 “源出乐山,即练河之上流也”。
江苏省淮安市的简称。
即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四十八里土山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东光县图:西北有土山。(1)在吉林省和龙市中北部,濒海兰河。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 6670,朝鲜族占60%。镇人民政府驻土山子,人口1560
又作离枝、泠支、不令支。春秋、战国时国。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国语·齐语》:“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秦置为令支县。古国名。又作冷支、离支、离枝、令疵、不令支。在今河北省迁安市西。《国语·齐
在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泗城府西隆州: “西南: 金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