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邬县

邬县

春秋晋置,秦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三十里邬城店村。西晋末废。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复置,北齐又废。


古县名。春秋晋分祁氏采邑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晋“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邬即其一,以“司马弥牟为邬大夫”。治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北邬城店。战国属赵。秦至三国魏属太原郡。西晋属太原国。晋末废。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属太原郡。北齐废。


猜你喜欢

  • 富庄驿

    明置,属交河县。即今河北泊头市西七十五里富镇。明建文四年(1402年)置(一说明正德初置),即今河北省泊头市西富庄驿村。为北京至山东路驿站。清废。

  • 思慕部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共青城一带。开元间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 黑水靺鞨传》:“初,黑水西北 (按,西应为东之误) 又有思慕部。”

  • 犷平县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石匣一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年(205),“三部乌丸攻鲜于辅于犷平。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乃渡潞河救犷平,乌丸奔走出塞”。即此。西晋废。古

  • 铜城闸

    三国吴赤乌中筑,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南五十四里铜闸镇。《清一统志·和州》: 铜城闸 “在含山县东南八十里。上受黄洛诸水,每江湖泛溢,牛屯河隘急不易泄,辄冲没田亩。吴赤乌中筑此以捍水患,涝则启之。明屡修”。

  • 石门戍

    ①西魏置,在今甘肃临夏县南。《水经·河水注》:“漓水又东北径石门口,山高险峻绝,对岸若门,故峡得厥名矣,疑即皋兰山门也。”《周书·李贤传》:“属羌寇石门戍,撤破桥道,以绝援军。”即此。②唐置,属荣经县

  • 东坡

    ①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宋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黄州居此, 自号东坡居士。有东坡诗八首。《舆地纪胜》卷49黄州:东坡“在州治之东百余步。元丰三年,苏轼谪居寓临皋亭,后得此地,立雪堂而徙居焉。七年,

  • 两乳谷

    即两乳山。在今山西乡宁县西南七十里。《周书·齐炀王宪传》:北齐将斛律光攻占姚襄城,“宪自入两乳谷,袭克齐柏社城,进军姚襄”,即此。又称两乳山、两乳岭。在今山西省乡宁县西南七十里。“山有两岫,望如乳形,

  • 西周国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逸周书·作雒篇》:“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晋孔晁注:“东谓卫。”古国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逸周书·作雒篇》:武

  • 钟 (鍾) 陵县

    ①西晋太康初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后废。南朝梁复置,隋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洪州。八年 (625) 又废。②唐宝应元年 (762) 改豫章县置,为洪州治。治所即今江西南

  • 汉南郡

    唐至德二年(757)改安康郡置,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以东、旬阳县以西的汉水流域。乾元元年(758)改为金州。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安康郡置,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