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木七图乌兰木伦河
即今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在青海治多、曲麻莱二县境。《清一统志·西藏》:那木七图乌兰木伦河“源出锡津乌兰拖罗海山东北三百余里巴颜喀喇得尔奔山,东南流六百余里入木鲁乌苏”。
即今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在青海治多、曲麻莱二县境。《清一统志·西藏》:那木七图乌兰木伦河“源出锡津乌兰拖罗海山东北三百余里巴颜喀喇得尔奔山,东南流六百余里入木鲁乌苏”。
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属奉天省。治安东县(今辽宁丹东市)。辖境约当今辽宁辽东半岛,新宾、抚顺、本溪、岫岩以东,吉林梅河口、辉南、抚松、安图以南及辽、吉两省鸭绿江以北地区。1929年废。1914年6月
唐开元、天宝时安西、北庭、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六都护府的合称,用以统辖诸羁縻府、州,控制各降附部落、属国。安史乱后渐次撤废, 自贞元以后但存单于、安南两府,会昌中又改单于为安北。唐代自贞观年间初设安
北宋天禧二年(1018)分江南路东部置,治所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市、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长江以南,安徽江南部分,江西信江流域以北和九江市、瑞昌、德安等县一带。元废。北宋天禧
又作扶余、凫臾。在今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阿什河、拉林河流域。《后汉书·夫余传》:“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勾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5世纪末亡于勿吉。部分遗民北徙嫩江流域,
1949年置,属吉林省。治丰满街(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大丰满)。1951年12月划归吉林市管辖。1953年3月撤销,并入吉林市。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资治通鉴》: 五代唐清泰元年 (934) 潞王反,闵帝遣康义诚御之,“义诚至乾壕”,请降于潞王,即此。在今河南省陕县东。《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年)潞王反,闵帝遣兵御之
在今广东翁源县境。明嘉靖 《翁源县志》: 南北岭隘 “在长安乡,去县一百八十里,抵龙南、河源二县界”。
一作牧护关水、蓝水。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桥河。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蓝谷水南自秦岭西流,经蓝关、蓝桥,过王顺山下,水出蓝谷,西北流入灞水。” 《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 《蓝田县志》: “蓝
即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明正统中置铁石矶头巡司于此。
一名石镜亭。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上。《舆地纪胜》卷66鄂州:石照亭“在黄鹤楼西。临崖有石如镜,石色苍涩,无异凡石,每为西日所照,则炯然发光”。明崇祯十六年(1643),石忽失。不久,亭亦废。清康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