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一作“”。商代国都。《世本》:“祖乙迁于耿。”《史记·殷本纪》 作“”。其地主要有三说:(1)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帝王世纪》:“殷祖乙徙耿,为河所毁,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2)在邢丘(今河南温县东平皋)。见王国维《说耿》。(3)在今河北邢台市。《通典》:“邢州今理龙岗县,古祖乙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

②西周侯国,姬姓,周公之子封地。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南隅。《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前661),“狄伐邢”。即此。翌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公元前635年为卫所灭。

③西周邑名。在今陕西宝鸡县南。据《大克鼎》,周王以此赐善夫克。


(1)又作耿。商代国都。《世本》:“祖乙迁于耿。”《史记·殷本纪》作“”。其地主要有三说:《帝王世纪》:“殷祖乙徙耿,为河所毁,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南;王国维《说耿》以为在邢丘,即今河南温县东平皋;《通典》:“邢州今理龙岗县,古祖乙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在今河北省邢台市。(2)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始封国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公元前662年翟攻邢,在齐桓公的救助下迁至夷仪(今山东聊城市西南)。公元前635年为卫所灭。(3)西周邑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南。周王以此赐善夫克。后曾为散氏所有。《散氏盘》:“邢邑田:自桹木道左至于邢邑封道以东一封。”


猜你喜欢

  • 通济河

    在今河北霸州市东。《清一统志·顺天府二》: 通济河 “在霸州东。由苑家口逆流达栲栳圈,经关王堂、山川坛转北入护城河。每秋霖河泛,舟楫直抵城下,商贾辐辏”。

  • 高明山

    ①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二十里。有高明市。民国 《天台县志稿》 卷6引 《方外志要》: 高明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幽溪之上,智者讲经,佛陇风吹经去,寻至此,遂建刹焉”。②在今湖南怀化市境。《舆地纪胜》 卷71沅

  •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南部。《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师于鄎”。即此。

  • 道兴寨

    即今山西沁县西南道兴村。《清一统志·沁州》: 道兴寨 “在州西少南二十里”。

  • 永福省

    六朝时宋宫苑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古台城中。《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太子迁居永福省”。胡三省注曰:“永福省在禁中, 自宋以来,太子居之,取其福国于永也。”《梁书·侯景传》:

  • 东辅山

    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寰宇记》卷44沁水县:“东辅山在县西南九十二里。其山及西辅山与析山相连,有若相辅之势。”

  • 伏陆县

    唐武德元年(618)于伏陆城置,属鄜州。治所即今陕西甘泉县。天宝元年(742)改为甘泉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析洛交县置,治今陕西省甘泉县。“取伏陆城为名”(《元和郡县志》),一说“有阿伏斤

  • 击蓼寨

    又作吉了寨。北宋置,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

  • 宜梁县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 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南三顶

  • 大姑岭镇

    在今江西宜丰县北。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