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邛海

邛海

古名邛池泽、邛河。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清乾隆《西昌县志》:“邛池亦名邛海, 治东南十五里。周围四十余里,澄澈可鉴。东南西三面环山,深不可测,西流二十余里, 东转达安宁河。”


在四川省西昌市区东南。《汉书·地理志》载:汉代名邛池泽,又名邛池或邛河,后名邛海。面积约31平方千米,最深达34米,蓄水量3.2亿立方米。是金沙江支流安宁河上最大的风景湖。东依大凉山,南面泸山。湖中小岛错列,杨柳依依,蒲苇苒苒。湖畔海滨公园的亭台楼榭,各具风韵,碧水红瓦交相辉映,景色如画。湖中盛产鱼虾,驰名中外的“建昌板鸭”即饲养于此。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伊通州

    清光绪八年(1882)升伊通河巡检置,属吉林府。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伊通县“地名伊通河,又作伊图河、伊屯河,史名一秃河, 皆伊通之转音”。宣统元年(1909)升为直隶州

  • 零口

    亦作灵口。零水 (灵水、灵溪) 入长江之口。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东南。《晋书·桓玄传》: 隆安中,讨荆州刺史殷仲堪,“玄进至杨口,又败仲堪弟子道护,乘胜至零口,去江陵二十里,仲堪遣军数

  • 北岳庙

    在今河北曲阳县城内西南隅。北魏时建,为遥祀“北岳恒山之神”庙宇。北宋淳化二年(991)重建。主体建筑德宁殿为元至正七年(1347)重建。庙内现存北魏至清碑碣137通。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巴彦塔拉盟

    1937年后日伪置,驻厚和豪特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辖地相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武川、托克托、清水河、丰镇、兴和、集宁、土默特右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前旗等地。后废。

  • 潇水

    一名泥江。源出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山,即古泠水,北流经道县东北会沱水,又北至永州市西北入湘水。《清一统地 · 永州府一》: 潇水,“按潇湘自古并称,然 《汉志》、《水经》 俱无潇水之名。唐柳宗元 《愚溪

  • 安山镇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大安山。以在安山下,故名。明、清时为安山闸,系运河中枢总汇之地。(1)在河北省昌黎县北部。面积80.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山,人口 3120。因镇北安山得名

  • 那川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蛾州。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后废。

  • 新镇坝

    即今四川仪陇县西南新政镇。唐于此置新政县。清设巡司、县丞。民国设县佐。

  • 广济墟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4东莞县:“三司额外外委一员,分防广济墟汛。”清末置虎门厅于此。

  • 补州

    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