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逍遥山

逍遥山

①即今江西新建县西之西山。又名南昌山。《明一统志》 卷49南昌府: 逍遥山 “在府城西南八十里,乃道家第四十福地。南有旌阳玉隆宫”。

②在今江西修水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南昌府一》: 逍遥山 “高千丈,周七十里,高峻幽僻,人迹罕到”。同治 《南昌府志》 志2: 逍遥山 “二峰相连,势如列屏,周回七十余里。中有一峰名大板尖,相传有赵、白二仙人曾结庵于此,修道逍遥其上,因名”。

③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五十七里。《方舆胜览》卷52简州: 逍遥山 “在元都山,去城三十里。景德间,有杨用晦者隐居此山。其北有层岩,命工发之,得东西二室。西室后刻二灶,若养丹之所。又凿二窟,中可坐五七人,东西二壁又镌二孔雀二神人,有汉安元年四月十八日会仙字。自汉安至景德二年已九百二十余年矣”。《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逍遥山 “上有悬崖,岩有东西两室,称为幽胜”。


猜你喜欢

  • 中卢县

    ①亦作中庐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一说在南漳县东北。三国魏属襄阳郡。南朝梁废。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义清县置,属襄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旧县铺。宣和元年(1119)属襄

  • 烽台 (臺) 山

    亦名柏山。在今辽宁朝阳县南。《清一统志·承德府一》: 柏山 “亦名烽台山。山有十六峰,盘郁四十余里。山顶有辽安州城废基,断井颓垣,犹可辨识,山半有辽买岩寺旧址,乾统八年耶律劭碑尚存”。

  • 田心墟镇

    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田心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4:上高县西有田心。

  • 保圣寺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角直镇。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 (503)。唐至清均曾修建。天王殿是寺内保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有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罗汉塑像十八尊,相传为唐

  • 剥丁

    在今广西忻城县南。明时为广西八寨之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明时八寨之一。参见“八寨”。

  • 绥江

    ①又名滑水、绥建江。即今广东南部北江支流绥江。《元和志》 广州化蒙县: 滑水 “一名绥建江,经县南,去县三十步”。《寰宇记》 卷157广州四会县: 绥建水 “在县西二百步。源发洊水县下,昔置绥建郡于此

  • 汉昌郡

    东汉末置,治所在汉昌县(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三国吴废。

  • 抹邦山

    在今甘肃临洮县东南三十里。《宋史·王韶传》: 熙宁五年 (1072),王韶 “引兵城渭源堡……径趣抹邦山”。即此。

  • 嵻㟍城

    在今甘肃临洮县北。 《晋书·乞伏乾归载记》: 东晋义熙四年 (408), “ (炽盘) 筑城于嵻㟍山以据之”。《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七年 (411),西秦乞伏乾归 “复以子木弈干为武威

  • 前屯卫城

    明置,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明《辽东志》 卷2: 前屯城 “洪武己卯年都指挥曹毅因瑞州旧址修土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宣德、正统间备御毕恭、邓铎前后包砌,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六里二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