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贾屋山

贾屋山

即夏屋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太原郡广武县: “ [句注]、贾屋在北。”师古曰: “贾屋山,即 《史记》 所云 ‘赵襄子北登夏屋’ 者。”


古山名。又称夏屋山、夏壶山、贾母山。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与句注山相连。北魏天兴六年(403年)建南平城于山北。参见“夏屋山”。


猜你喜欢

  • 挞鲁河

    亦作他鲁河。即今吉林西北嫩江支流洮儿河。《辽史·圣宗纪》: 太平四年 (1024) “二月己未朔,猎挞鲁河”。古水名。又作挞鲁古河,或作踏努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洮儿河及嫩江下游,一说即今洮儿河

  • 永淳县

    北宋元祐三年(1088)改永定县置,属横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元至正十二年(1352)迁治三洲村(今峦城镇西南十里)。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迁今峦城镇(旧永淳县),属南宁府。民

  • 沙体

    亦名沙底、萨底。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南下察隅地区。为僜语地名。现仍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陈坊桥镇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佘山镇。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市镇》:陈坊桥镇在“县治南十八里,南接辰山,东连佘山”。1981年改为佘山镇。

  • 托克三

    即托克逊。今新疆托克逊县。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4:托克三“在布干西南六十里。东距辟展城四百十三里。有城周二里许”。

  • 中馆驿

    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三十里中馆驿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九月,“凡中馆驿、闵家集诸市镇”,捻军旗帜云布。

  • 元结墓

    在今河南鲁山县北二十六里泉上村北青条岭下。元结(723—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乱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今洛阳)人。少居鲁山商余山。唐代著名文学家。曾任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道州

  • 白亭军

    唐天宝中置,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元和志》卷40姑臧县:白亭军“在县北三百里马城河东岸。旧置守捉,天宝十年哥舒翰改置军,因白亭海为名也”。后废。唐长安元年(701年)凉州都督郭元振置,治今甘肃省民勤县

  • 於灊县

    本於潜县。《隋书·地理志》 作於灊。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唐复为於潜县。

  • 崞村堡

    即今河北宣化县南三十里崞村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宣化县图: 南有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