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贺州

贺州

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临贺县 (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元和志》 卷37贺州:“贺水出州东北界,西流,又注临水,郡对临、贺二水,故取名焉。” 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临贺郡,乾元元年758) 复名贺州。辖境相当今广西贺县、钟山、富川等县地。元属广西路。明洪武二年 (1369) 省临贺县入州,十年 (1377) 改为贺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置,治临贺县(今广西贺州市东南贺街)。以贺水为名。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富川、钟山等市县地。元时扩大至今广东省怀集县地。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为贺县。


猜你喜欢

  • 刺河

    即今安徽西北部颍水支流茨河。《方舆纪要》卷21颍州: 刺河 “自唐邑东至州北,入颍河”。

  • 马门江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之南流江。《资治通鉴》:唐咸通四年(863),南诏陷交趾,蔡袭“幕僚樊绰携其印渡浮江”。胡三省注:“自白州博白县西南百里下北戍滩,出马门江,渡海,抵安南界。樊绰携印渡处,即此江。”

  • 打牛坪

    在今云南永平县城东郊。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土巡检司于此。

  • 五层山

    在今四川三台县北。《寰宇记》卷82涪城县:五层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天柱山高二里,四面平正,有重山,高一百余步,孤秀如柱,故名天柱山”。《方舆纪要》卷71潼川州:五层山在“州北五十里。一名天柱山。有重冈

  • 西老府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西老镇。清为翁牛特右翼旗驻地。

  • 古雷

    在今福建漳浦县东南古雷。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古雷镇在“县东南鼓雷山下。古亦作鼓。有巡司,洪武二十年置。初属南靖县,正统六年改今属。有城戍守”。在今福建省漳浦县东南古雷山下,明洪武二

  • 开化场

    北宋乾德四年(966)吴越置,即今浙江开化县治。太平兴国六年(981)改置开化县。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吴越钱氏析常山县西部置,即今浙江省开化县城关镇。以境内开源、崇化二乡名得名。属衢州。太平兴国六

  • 龙水镇

    唐置,属大足县。即今四川大足县南四十里龙水镇。《宋史·卢斌传》:淳化二年(991),“侦知贼(任诱)在龙水镇,值大雨,斌驰马四十里,骑从数十人,遂斩(任)诱等百余级”。即此。清光绪十年(1884),镇

  • 刘季尖

    在今江西广昌县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广昌县:刘季尖“在县南五里。尖者岭也。相传汉高曾登此,下有汉王岩”。

  • 杨家城子

    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家城子。1940—1953年先后为莒沂边和莒沂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