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贵州

贵州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尹州置,治所郁平县 (今广西贵港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怀泽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贵州。辖境相当今广西贵港市地。元属广西道肃政廉访司。大德九年 (1305)以州治郁林县省入。明洪武三年 (1370) 降州为贵县。


(1)唐贞观九年(635年)改南伊州置,治郁平县(今广西贵港市)。直属湖广行省。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贵县。(2)明都司名。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驻贵州宣慰司(今贵州贵阳市)。先后曾领普定、新添、平越、都匀、安庄、清平、安南、威清、平坝、毕节卫、普市所等实土卫、所。辖境约当今贵州省龙里、贵定、晴隆、平坝、清镇、毕节、安龙等县及四川省叙永县南部地。清废。


猜你喜欢

  • 柳家集

    一名柳关。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北五十四里柳关乡。清光绪 《荆州府志》 卷4 《乡镇》: “柳家集,在 (监利) 县东北六十里。巡道设税关于此。”

  • 碧江设治局

    1932年改知子罗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福贡县南八十二里知子罗。民国《云南行政纪实》: “境内有碧罗雪山及怒江,因名碧江。” 1949年底改碧江县。1935年由丽江县知子罗行政区改置,治营

  • 观音堂镇

    ①又名观型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二十四里凤溪镇。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观音堂镇“昔有杜妪供大士像,香火渐盛,故名”。②即今河南陕县(驻三门峡市湖滨区)东六十八里观音堂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9:

  • 荔枝湾

    ①一作荔枝洲。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部。为五代南汉昌华园故址。风景颇胜。“荔湾渔唱” 为羊城八景之一。②在今四川乐山市北二十里。以盛产荔枝为名。民国 《乐山县志》 卷2: “荔支湾在锦江山麓。所产荔支最佳

  • 大寅山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八十里。《寰宇记》卷139蓬池县:“梁天监元年分阆中之地置大寅县,取邑西大寅山为名。”《舆地纪胜》卷188蓬州:大寅山“在蓬池县西。”

  • 吉南县

    唐置,属羁縻归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北宋庆历时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属归思州。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废。

  • 白碚镇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嘉陵江西岸北陪镇。清乾隆《巴县志》卷2:白碚镇“离城一百五十里”,1941年置北碚管理局,1951年为川东行署及北碚市政府驻地。1952年改市为区。

  • 焦源岭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一》: 焦源岭 “以其横亘,亦名横岭。水自岭东出者注潇江,自岭西出者注桃川”。

  • 盐源县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盐井卫置,属宁远府。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民国初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县治迁盐井乡 (即今盐源县)。1955年属四川省。在四川

  • 洛通山

    又名章山、章洛山、九岭山、杨林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汉书·地理志》 雒县:“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 秦蜀守李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