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岩
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明一统志》 卷60襄阳府: 谢公岩 “在府治西南五里。昔谢希逸游此。故名”。上有仙人洞。其草经冬不萎,可避寒。洞旁有宋、明摩岩石刻。
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明一统志》 卷60襄阳府: 谢公岩 “在府治西南五里。昔谢希逸游此。故名”。上有仙人洞。其草经冬不萎,可避寒。洞旁有宋、明摩岩石刻。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舆地纪胜》卷89广州: 歌舞冈,“ 《郡国志》 云,歌舞冈,南越王三月三日登高处”。《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越秀山” 条: “ (越秀山) 折而西北为歌舞冈,一名越
即今江西寻乌县南南桥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长宁县东南有南桥。光绪 《长宁县志》 卷1: 南桥堡 “距县五十里。东至伯公垇平远界,南至阳和山双桥界,西至石峡黄乡界,北至鹅子湖南厢界,领村
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76大冶县 “铁山” 条下: “县治西南有铜绿山,亦古出铜冶铸之所。县名大冶,盖以此。” 1973年在此发现古矿冶遗址,测定为西周至西汉时铜矿址,面积8平方公里。
又名白水港。即今江西九江市东白水湖。《资治通鉴》: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春,正月,王琳引兵下,至湓城,屯于白水浦”,即此。《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白水港“今亦曰白水湖。水溢成湖,水落成港”。又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史记·魏世家》:“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正义》:“羊肠坂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又《范睢蔡泽列传》:“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说苑·贵德》:“夏桀之居,
①一作“耿”。商代国都。《世本》:“祖乙迁于耿。”《史记·殷本纪》 作“邢”。其地主要有三说:(1)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帝王世纪》:“殷祖乙徙耿,为河所毁,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2)在邢丘(今河南
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6黄陂县: 草埠潭河 “在县东北三十里。自安陆县流入界,至三十六湾合流而达于沙口”。
①即玄武湖。在今江苏南京市城东北玄武门外。三国吴谓之后湖。《太平御览》卷66引《丹阳记》曰:“吴孙皓宝鼎元年,丹阳县宣骞之母年八十,浴于后湖。”②在今湖北省孝感市区内。《方舆纪要》卷77孝感县:后湖“
在今河南安阳县城西南五十里宝山。灵泉寺始建于东魏,初名宝山寺。隋文帝赐名为灵泉寺。石窟规模不大,共有两个洞窟和二百零九个摩崖小龛,分布于东面岚峰山和西面宝山一带。大留圣窟位于岚峰山西坡,俗称道凭石堂,
亦作松坪寨。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皇木镇。《方舆纪要》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松平寨在“司东南百八十里。安抚土舍马氏所居也。《九州志》:黎州石楼之地,多长松,不生杂木,即松坪寨矣。自炒米城抵松平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