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全州
元至正十九年 (1359)朱元璋改诸暨州置,属绍兴路。治所即今浙江诸暨市。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名诸暨县。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改诸暨州置,即今浙江省诸暨市。属绍兴路。辖境即今浙江省诸暨市一带。二十六年朱元璋复改置诸暨县。
元至正十九年 (1359)朱元璋改诸暨州置,属绍兴路。治所即今浙江诸暨市。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名诸暨县。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改诸暨州置,即今浙江省诸暨市。属绍兴路。辖境即今浙江省诸暨市一带。二十六年朱元璋复改置诸暨县。
①东瓯之别称。本越族一支,秦、汉时分布于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一带。西汉惠帝时封其首领摇为东海王,都东瓯,故称瓯越。后世因以此为今浙江南部或温州市的别称。② 《史记·南越列传》 有西瓯,当居南越西部地。因
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三里。《魏书·地形志》:济阴郡乘氏“有大乡城”。《寰宇记》卷13曹州乘氏县:“大飨故城在县西北三里。故《志》云古之鄸城也,后改名大飨城。”
即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北小江。清有把总驻防。
又名罗洲。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罗洲 “一名海陵。在阳江县西南”。
①即今四川自贡市西南仲权镇。民国《富顺县志》卷3:双石铺“距县一百里。双溪环绕,富、宜分疆”。著名的革命者李仲权、卢德铭为本镇人。为纪念李仲权,改名为仲权镇。②在今四川资中县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
1912年改左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撤销,并入崇左县。旧县名。1912年由左州改置,治左州(今广西崇左市东北左州镇)。1952年撤销,与崇善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怀州置,治所在河内县 (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沁阳、焦作二市及博爱、修武、武涉等县地。天德三年 (1151)复名怀州。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怀州置,治河内县(今
又称明第一陵。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南临淮河入洪泽湖口。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朱元璋迁葬其高祖、曾祖、祖父于此。在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东南洪泽湖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修建祖陵,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清川江上游慈江道熙川以东院站一带,因浿水而得名。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清川江上游慈江道熙川郡一带。属乐浪郡。晋废。
在今山西岚县西北七十里界河口镇。明属兴县,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