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益、潼州
南朝梁武陵王萧纪置,治所在巴西、梓潼郡(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梓潼、安县及德阳、江油部分地。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为潼州。
南朝梁武陵王萧纪置,治所在巴西、梓潼郡(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梓潼、安县及德阳、江油部分地。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为潼州。
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十里龙山脚下。是一座雄伟的高句丽王陵,呈金字塔形,有 “东方金字塔” 之称。墓底边长31.58米,高12.4米,共七级。在第五级中部,有早年打开的甬道,可通墓室。旧县志把将军坟定为高
在今湖南长沙市岳麓山白鹤泉上方。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9年留学日本,1900年回国,准备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事败再渡日本,改名锷,以示投笔从戎的决心。1903
即今西藏达孜县驻地德庆。《清 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得秦城 “在喇萨东南三十八里”。得秦,又作德沁、德庆。清初置。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县。
亦作周里场。即今四川安岳县西南九十里周礼镇。接资中界。清彭遵泗 《蜀碧》 卷1: 明崇祯十三年 (1640),张献忠义军入蜀,“ (万) 元吉自间道走射洪,遏蓬溪以待贼。时贼屯安岳周里场,知官军至,宵
即今西藏那曲县。《清一统志·西藏》载: “卫地东北与青海诸部接界处。哈剌乌苏,设一堪布剌嘛; 木鲁乌苏设一蒙古寨桑,以供应往来使者马匹、响导及文移邮递之处。” 蒙古语 “哈喇” 意为黑,“乌苏” 意为
又作桑金达赖泊。在清外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东北境。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桑根达来湖。《清一统志·喀尔喀》: 桑稽晋大来泊 “在色楞格河源西,鄂勒白稽山旁,周围百里许,其水停而不流”。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里矬李村北台地上,伊、洛二水之间。东西500米,南北700米。1975年冬和1976年春,洛阳市博物馆两次进行试掘,发现有墓葬四座,灰坑十多个及房基、水井等。出土器物有石器、玉器、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西岭村。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盩厔县:南乡有西骆峪。集镇名。在陕西省周至县西南部、秦岭北麓骆峪河谷口西侧。骆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40。初名骆谷,后更今名。为三国、唐时川汉通关中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松花江畔兆麟公园内。李兆麟(1908—1946),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奉天辽阳小荣官屯(今属辽宁灯塔)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曾任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
在今江西南丰县城北。《明一统志》卷53建昌府:仙君岭“在南丰县揖仙门外。宋曾致尧读书之地,一日忽有羽衣七人被发自外至,环坐室中,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