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陕西彬县南。《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突厥颉利、突利两可汗帅万余骑“陈于五陇坂”,秦王李世民诣阵晓以利害,突厥与盟而退。即此。在今陕西省彬县南。《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年)突厥颉
在今西藏察雅县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6:“包墩东行一百里,名巴贡,有观音阁, 自察木多至于此,多建汉人寺。”
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十五里梨山。《寰宇记》卷101建州建安县: 梨山 “在郡东南,其山为郡胜概之地”。《明一统志》 卷76建宁府: 梨山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唐刺史李频稚好此山。既卒,郡人思之,立祠其下
①即今广东龙门县南之龙门河。《明史·地理志》龙门县:“南有龙门水,亦曰九淋水,流入东江。”②一名潜水。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浅溪河,注入嘉陵江。《史记·夏本纪》 引《括地志》:“潜水一名复水,今名龙门水,
唐南诏前期置,治所在云南城(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后改弄栋节度。
亦作大融江铺。即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六十里溶江镇。明万历《广西通志》兴安县图:西南有大溶江巡司。清雍正《广西通志》卷20兴安县:“白竹铺十五里至大融江铺。”
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杜注:“苍野在上雒县。”春秋戎地,后入晋、楚。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年):楚谋北方,“右师军
金置,属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明于此置巡司。古镇名。金置,在今山东省龙口市南、龙口港东岸。《金史·地理志》登州黄县有马停镇,即此。明设巡检司于此,属黄县。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改济宁府为州,属兖州府。治所即今山东济宁市。辖境包括今山东济宁、嘉祥、巨野、郓城等市县。清雍正二年 (1724)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济宁县。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降
①又名金凤山。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四十里,濒临长江。宋宝祐 《重修琴川志》 卷4: 福山“本名覆釜山,其形似也。唐天宝六载,改为金凤山。梁乾化三年又改今名”。与江北南通之狼山对峙。《宋史· 高宗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