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漠水
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南和、任县东之留垒河。《寰宇记》 卷59平乡县: “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古薄洛津也。语讹,故为落漠。” 《清一统志·顺德府》: 落漠水 “一名刘累河。俗亦称牛尾河。自鸡泽县流入县界,又北径南和县东,又北径任县界,合洺河入大陆泽”。
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南和、任县东之留垒河。《寰宇记》 卷59平乡县: “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古薄洛津也。语讹,故为落漠。” 《清一统志·顺德府》: 落漠水 “一名刘累河。俗亦称牛尾河。自鸡泽县流入县界,又北径南和县东,又北径任县界,合洺河入大陆泽”。
又称察汗托海设治局。1940年由额敏县析置,驻察汗托海 (在今新疆裕民县西)。1944年升为裕民县。又称察汗托海设治局。1940年由额敏县析置,治察汗托海(今新疆裕民县西)。1944年升县。
隋大业元年(605)升井研镇置,属陵州。治所在今四川井研县南来凤乡。《元和志》卷33井研县:“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井研)镇及(井研)县皆取名焉。”三年(607)属隆山郡。唐武德初属陵州,四年(621
俗称达尔罕镇。后金崇德元年 (1636) 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驻地在伊克唐噶里克坡 (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14年划归奉天省。1929年属辽宁省。伪满时属兴安南省。194
①南朝宋元嘉二年 (425) 改武城县置,属永平郡。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南武林镇。梁武帝大同年间交州刺史谘曾被封为武林侯。隋属永平郡。唐属龚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平南县。②隋开皇六年 (5
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十五里。《清一统志·顺宁府》:中阿山“奇峰秀岭,林泉环郁。明正德中,有人于此山得方石尺许, 镌曰 ‘襟沧江,带锡河,为昆仑山冢子,厥名曰中阿’,下十数字剥落”。
①南朝宋改东平国为郡,属兖州。治所在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北齐废。②北魏泰常中置,属济州。治所在范县(治秦城,今河南范县东南旧城)太和末废。建义中复置。北齐废。③北齐改泰山郡置,治所在博平县(今
①元至正六年(1346)置,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东二十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二》 引《县志》称:“关据岭上,颍水合流,至此汇为巨浸而出,道路险隘,关口陡峻。”②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北二十五里石羊桥。《
又名焦王祠。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十五里青山西麓。今青山东麓犹存焦城故址。东汉灵帝建宁间封焦王为青山君,并立有焦王祠碑。北宋宣和三年 (1121) 加封焦王为惠济公,焦王祠始有惠济公庙之称。后经明清两代重
西夏建,在今陕西子洲县东北。《宋史·地理志》 绥德军: 克戎寨 “本西人细浮图砦,元丰四年收复,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德城。元祐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赐名”。西夏筑,在今陕西省子洲县东北。北
亦作黎轩、犁靬,又名大秦。即罗马帝国。都城在罗马 (今意大利罗马市)。《汉书·西域传》:安息国以 “犁靬眩人献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