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茶山

茶山

①又名蛇山、长山。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长江口外之佘山。《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茶山 “嘉靖中,官军击补陀山倭贼,贼走茶山绝顶,官军一道由东北浅步沙进,一道由婴哥岩进,而大兵皆继其后,遂歼之”。即此。《清一统志·松江府一》 “茶山” 条引 《海防考》: “在上海县南跄巡司界,与浙江之海盐、定海海中诸山相联络。”

②在今浙江海盐县东南海中。《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衢山” 条: 茶山 “嘉靖三十七年总兵俞大猷败倭贼于茶山洋,是也。为南浙汛兵会哨处”。

③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凤山。《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五年 (940),王延政据建州,福州兵来攻,“延政遣其将林汉彻等败之于茶山,斩首千余级”。胡三省注: “茶山在建州东二十五里,今亦谓之凤凰山,北苑茶焙即其地。”

④在今江西上饶市北。唐陆鸿渐居此,环居多植茶,号茶山御史。山有陆羽泉,即天下第四泉。宋高宗时,曾几忤秦桧去位,侨寓上饶茶山寺,自号茶山居士,因名其集曰 《茶山集》。

⑤一名景阳山。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以林谷间多生茶茗,故名。《元和志》 卷29茶陵县: “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 相传炎帝葬于茶山之野,即此。

⑥在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方舆纪要》 卷103大埔县: 茶山 “在县治北。山下有寨。元至元二十一年,闽人涂侨据此,称涂寨,久之始降。今城垣半跨其上,县之主山也。山后有白莲洞”。

⑦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寰宇记》 卷161电白县: 茶山,“ 《南越志》: 浈阳县北五里有茶山,山有热泉,源自沸涌”。《清一统志 ·高州府》: 茶山 “在电白县 (今电城镇) 西北十里”。

⑧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7永安州: 茶山 “绵亘深远,林箐丛郁”。


古山名。(1)又称蛇山、长山。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海中佘山岛。(2)在今浙江省海盐县东南海中,明俞大猷败倭寇于茶山,即此。(3)又称凤凰山。即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凤山。《太平寰宇记》建州建安县:茶山“在郡北,民多植茶于此山,涉冬翠茂,俯瞰城郭”。五代晋天福五年(940年),林汉彻败蔡弘裔于茶山,即此。参见“凤凰山(1)(1)”。(4)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北。唐陆羽居山植茶,撰有《茶经》,号茶山御史。今市北有茶山寺,内有泉,名陆羽泉,号称天下第四泉。南宋诗人曾幾曾隐居于此,号居山茶士。清人辑有《茶山集》。(5)又作景阳山。在今湖南省茶陵县东。相传炎帝死后,葬于茶山之野,即此。


猜你喜欢

  • ①商周至春秋时小国。偃姓。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书序》: “巢伯来朝,芮伯作 《旅巢命》。” 《春秋》: 文公十二年 (前615),“夏,楚人围巢”。又,昭公二十四年 (前609),“冬,吴灭巢”。一

  • 延寿关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齐王冏讨赵王伦,伦遣孙辅、李严帅兵七千,“自延寿关出”拒之,即此。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年)齐王冏讨赵王伦,伦遣兵

  • 高兴亭

    在今陕西汉中市城内西北角。南宋陆游曾游此。

  • 绥远军

    唐开元初于小勃律国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孽多城 (今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后废。

  • 武馆城

    即武灌城。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陈侃村。

  • 安土瓜尔佳城

    一作按兔爪儿简寨。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腰站附近。原属建州女真苏克苏浒河(苏苏河)部,明万历十三年(1585)为努尔哈赤所并。《清史稿·太祖本纪》:乙酉年(明万历十三年,1585)“秋九月,攻安土瓜尔佳城

  • 三都澳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三都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福建省宁德市东南部、三都岛与城澳半岛间。以三都岛得名。面积约40平方千米。为福建省北部东海沿岸的著名港湾。南、北两岸建有客货码头,万吨轮可自由进出。口门外为

  • 关口镇

    本名五郎关。即今陕西宁陕县。1936年宁陕县迁治于此。(1)在河南省新密市东南部。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关口村,人口 1100。因村地处风后岭和大磨岭两山中间的狭长地带,为新密通往新

  • 麻 (蔴) 河口

    即麻濠口。今湖南省南县西南三十三里麻河口乡。

  • 孟英山

    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五十里芒场镇。《明史·地理志》 南丹州: “西有孟英山,旧产银。”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四: “有孟英山,在南丹西五十里芒场相近。止产银。永乐中遣中使雷春开矿于此,今所出甚微